临汾新闻网讯 当我们洗手时,带着香皂沫的水流从指缝流走了;
当我们轻按马桶水箱上的按钮,迅急水流裹挟着污秽物流走了;
当我们洗碗时,混合着洗洁精和油污的脏水流走了。
……
如今,众所周知的是,污水从居民家中的下水管道进入城市市政管网后被输送到了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的增强、处理工艺的提升、收集管网的增多等均折射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城市的发展变迁。
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城市人口少,环境容量大,水体自净能力强,生活污水通过市政管网直接排入河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多,水中污染物增多,水资源面临枯竭,对污水进行处理再利用、排放成为一件亟需解决的大事。
1999年立项,2001年我市建成一座设计处理规模为7万吨/日、二级出水标准的临汾市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铁路以西、汾河以东主城区的生活污水。是当时晋南第一家建成运行的污水处理厂。
随着我市城市规模的扩大、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污水水量和浓度不断增大,原有污水厂规模、工艺及配套管网等已不能满足需求,为此,2012年市政府决定实施临汾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处理能力提升至8万吨/日,出水水质达一级A类标准。
“一级A类出水标准主要包含19项基本污染物指标,其中COD、氨氮、总磷、PH值等指标由国家环保在线监测平台实时监测。”站在《临汾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艺流程图》前,市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刘晓鹏向记者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先进的工艺流程使污水变成达标排放水,“在每条城市主管道上都设置有一个截流井,污水进入截流井后通过管道被输送到污水处理厂,污水经过物理处理单元、生物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三级处理才能达标。”
“在物理处理单元主要是通过不同栅距的格栅设备把一些大的悬浮、漂浮垃圾打捞出来,防止堵塞后面的水泵等处理设备,还有就是比重大一些的无机砂粒等也要从污水里分离出来。生物处理单元是整个污水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在生化池内通过缺氧、厌氧、好氧等环节,利用吸附在生化池内活性污泥中的各类细菌等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氨氮、COD等污染物进行生物降解、消除。深度处理单元经过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加药消毒,最终处理后的水进入尾水泵房。”介绍到这里,刘晓鹏特意用笔标注提醒记者,“尾水泵房的水一部分排走,还有部分出水经过回用水处理系统可以用于工业用水和园林绿化,这是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污泥是城市污水经过处理后的最后“剩余物”。我市对污泥的处理主要以填埋、焚烧为主。“其实污泥也是宝,可用于电厂混合焚烧,其热值既能得以利用,又能减少土地占用,是一种更加环保的处理方式。”
近十年,为紧跟我市城市发展步伐,一个个污水处理厂应运而生。
——2010年,设计规模为4万吨/日的临汾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
——2017年底,设计规模为2万吨/日的临汾市河西第三污水处理厂建成,并在2018年6月30日调试完成。
——目前,正在计划建设规划规模6万吨/日的临汾市第四污水处理厂。
走进尧都区金殿镇伍级村的临汾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如同进入一座绿树掩映、芳草萋萋的花园,这里主要处理规划河西新城的生活污水。
郭泽园是第三污水处理厂的一名工作人员,见到郭泽园时,他正在鼓风机房进行抑尘作业改造,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掉。经采访得知,他每天的工作主要是对各类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巡检,工作中,他逐渐累积了“听、看、闻”三步工作法。“听,就是要听出设备在运行时发出的异响;看,需要打开每台设备的控制箱,挨个检查电子元件是否正常;闻,就是及时嗅到设备配件因长时间运行烧坏的味道。”郭泽园笑称自己在嘈杂环境中练就了一副好耳力和一只对烧焦气味敏感的鼻子,还有耐得住性子的细致,“所有的努力和辛苦都是为了保障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污水安全达标排放。”
从直排到集中处理,一池浊水化成一湾碧水。一座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恰如一座座里程碑,见证着临汾这座城市的发展进步,它们对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保护美丽汾河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记者 李卫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