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三”四轮驱动
永和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黄河巨龙 尚建周 摄
春和景明万物竞生,漫山遍野绿意渐浓。
在山城永和行走,雄奇瑰丽的乾坤湾不由令人慨叹天工开物之旷世伟力;走进红军东征永和纪念馆,去追寻那一段“东征抗日寇、西渡挽危局”的光辉历史和峥嵘岁月;高纬度高海拔高光照、绿色有机生态的农副产品遍布乡野俯拾即是无所不在,成为永和一道亮丽的产业风景线。
在黄河岸畔的这座山城,午后阳光分外耀眼,习习山风拂面而过。让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永和全县上下由内到外孕育迸发的一种发展势头和澎湃动力。
县委书记高永贤,县委副书记、县长范洋平一线调研
2020年2月28日,是永和全县人民十分期待和值得庆贺的日子,正是这一天,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永和县退出贫困县行列,永和一举摘掉戴了35年的国定贫困县帽子,截至2019年底,累计脱贫78个村6492户1775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为0.53%。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和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年,收官和开局并举,承前与启后交替。
2020年,同时又是永和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年。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县帽子终于摘掉,承载着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新使命,跨入了争先进位、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时势造英雄,永和全县干部群众求富思变,盼小康、盼发展的愿望空前强烈。
这一年,永和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市战略部署,准确判断和把握永和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战略机遇和后发优势,谋定而动、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提出了“1243”发展思路——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紧抓改革创新、项目建设“两大引擎”,坚持生态立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坚持农业稳县、建设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坚持工业强县、建设全省能源工业“领跑县”,坚持文旅兴县、建设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品牌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强县、依法治县“三大战略”。这其中,“一个引领”是方向定位,“两大引擎”是发展动力,“四个县”是奋斗目标,“三大战略”是重要支撑。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永和作为全市乃至全省黄河流域治理保护的重要区域,必须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做好“保、转、融”三篇文章,不断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确保同步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不断提高生态治理保护水平,确保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改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项目建设是推动发展的强大支撑。省委明确提出“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要求,市委将开发区建设、能源革命、项目建设、改革创新作为“四大牵引”。永和要按照省委、市委要求,结合永和实际,着力推出一批具有永和特色的改革创新举措,实施一批支撑快速发展的重大项目。
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LNG液化调峰站项目
目标是引领前进的旗帜,唯有明确目标,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激发前行的力量。建设“四个县”是永和县委立足县情实际、自我加压确立的长期发展目标,也是永和奋力赶超、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永和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在“十四五”期间取得重大突破。
推动永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乡村振兴是重要抓手,人才强县是智力支撑,依法治县是根本保障。必须把乡村振兴、人才强县、依法治县“三大战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支撑,大力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要求永和县四套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谋划、全力推动永和的发展,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永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让永和把准了发展脉搏,明确了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省委书记楼阳生调研时对沿黄旅游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天然气产业提出的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使永和增强了逐梦前行的信心和决心。”
对永和而言,一个个政策利好接踵而至——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山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省;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发展思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沿黄、沿汾、太岳“三大板块”发展布局,并优先支持发展沿黄板块,全力推进沿黄旅游发展,支持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永和作为黄河流域的核心区、重点区,天然赢得了更多的政策机遇、项目机遇和发展机遇,必须积极主动地把永和的发展融入全市、全省、全国的大格局中谋篇布局,确保实现与市委‘三个走在前列’的要求同步,实现与全省转型‘三个五年’的安排同步,实现与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同步’。”永和县委副书记、县长范洋平表示。
层峦叠嶂,百绿吐翠,原野如绣,风光迤逦
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中央、省、市对沿黄流域发展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永和转型发展的后发优势将持续显现,加快发展的浩荡之势不可逆转。首先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传统农业方面,永和有20万亩红枣、5万亩苹果,实施了芝河源头、桑壁河流域、阁西垣等农业园区建设,为传统农业优化升级打下了坚实基础。能源工业方面,永和被确定为“三气”综合开发试点县,享有“10+1”的专享政策,赋予永和更多的政策、资金、项目倾斜支持。文旅产业方面,乾坤湾已经成为祖国壮美山河的重要标志,乾坤湾旅游开发被纳入全省黄河板块建设的“大盘子”,永和将与山西宏源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深度开发沿黄旅游资源,文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再次是区位优势更加凸显。随着霍永高速、乾坤湾互通、“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陆续贯通,彻底打破了一直以来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打通了发展路径、打开了发展空间,使永和连贯晋陕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成为连接华北与西北地区物流的重要门户。其次干部在历练中不断成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县党员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扑下身子、狠抓落实,锻造出了一支作风过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特别是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扎实工作,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诚然,永和要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在工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走工业强县之路,要在基础设施差、公共服务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推进乡村振兴,要在历史欠账多、刚刚实现脱贫摘帽,整体竞争力不强的情况下谋求高质量发展、快速发展,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任务叠加异常艰巨,唯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
“抓住重要机遇,走好几步棋,就会迈上一级台阶;错过重要机遇,举棋不定,就会落后一个时代。当前,永和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清醒认识困难问题,深刻把握发展机遇,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以只争朝夕的干劲和舍我其谁的担当,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牢牢把握永和新一轮发展黄金机遇期,是机遇、更是挑战,县委书记高永贤代表全县点亮“必胜”决心。
永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
记者 王小庚
图片除署名外由永和新闻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