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十三五”以来,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在审批更简、效率更高、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上不断发力,切实为企业松绑、为改革清障、为群众增便利,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政务服务标准化
2016年,我市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工作启动;2017年,制定《政务服务标准体系》,通过国家级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中期评估;2018年,创建政务服务标准体系2.0版,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成为全省样板;2019年,我市6项标准被确定为省地方标准,并通过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验收。同年,市政务大厅在全国政务大厅服务质量监测中脱颖而出,服务质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在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中,我市力求行政审批行为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岗岗有标准、步步有规范。今年1月至6月,市政务大厅办件达347753件,其中即办件345643件、承诺件2110件,即办率达到99%,办事效率稳步提升。
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着力打造富有临汾特色的政务服务品牌,今年,该局推出“政银合作”新模式,与8家银行签约,在全市银行网点推广外网申报、内网审核、自助领照的“零见面”办理模式,使办事群众实现了“就近办”“一次办”。
一枚印章管审批
“十三五”期间,我市在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工作中着力打造审批之窗、服务之窗、民声之窗。2016年,“五证合一”全面实施,承接、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09项;2017年,精简下放审批项目23项,平均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8.5个工作日;2018年,侯马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一次两会”工作法在全省推广,政府系统实现OA协同办公全覆盖,“13710”督办系统实现市、县、乡三级连通;2019年,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市直27个部门的269项行政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划转。
同时,我市纵深推进“五减”(减事项、减时限、减环节、减要件、减证明)专项行动,审批事项由269项减少至203项,审批总环节由1307个减少至896个,申报材料总数由2107份减少至1773份,审批时限由法定总时限7340个工作日减少至2796个工作日,证明材料由38个减少至6个,切实提升了办事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今年,我市还出台“四办”服务制度,成立“四办”服务办公室,在建设项目领域率先开展领办、代办、专办、一网通办服务,为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提供了便利。
一张网络全服务
“十三五”期间,我市着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了“一网通办”和构建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的总体目标。同时,我市还组建专家库和网上中介服务超市,构建“互联网+监管”系统,推进“一个平台管交易”,开展“一条热线管便民”集约服务……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强化协同,逐步推进数据共享,实现了从“线下跑”向“网上办”“分头办”“协同办”的转变。
今年市党政代表团赴浙陕学习考察后,我市对标先进地区经验,解放思想、创新举措,继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坚持在安商氛围上做“加法”、在便商环境上做“减法”、在惠商支撑上做“乘法”、在护商行动上做“除法”,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使部分营商环境指标从“短板”变“跳板”,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夯实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记者 郑红卫
责任编辑:畅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