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 百姓富 乡村美 ​——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

2024-03-01 09:44: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产业兴 百姓富 乡村美

——代表委员热议乡村振兴

  申青林代表: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统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扮靓和美乡村’‘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等内容,贴近农村实际,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充分体现了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申青林说。

  申青林建议,应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持续开展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全面整治”行动,同时加大农村环境卫生的监管力度,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扮靓和美乡村;积极推广和投放多功能移动式垃圾处理设备,发展循环经济,真正造福于民;注重盘活农村闲置厂房、场地等资源,树立和推广既能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又能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典型,通过示范引领作用,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张春茂


  谢咸升委员:

  提升有机旱作农业产投比

  全力打造现代农业高版本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统领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近年来,我市努力探索‘有机旱作农业’新路径,实施了包括增碳沃土、量水适种、减肥减药等有机旱作农业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谢咸升表示,但仍有部分地区存在有机旱作农业产投比不高、不稳等瓶颈,需要破解。

  谢咸升建议,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加大财力投入,创造条件抓好引水、找水、集水、节水工程,稳定农业生产和收益。加大作物播期、关键生育期温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的预报频率和精准度,提升农民防灾减灾能力。因地制宜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围绕耕地质量提升、旱作农田降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调控、抗逆优质种质资源创制、农艺农机配套融合等关键技术创新,打造有机旱作农业高版本,在更高层次、更高要求下突破农业发展瓶颈。立足有机旱作农业特色优势与“金字招牌”,增加功能食品附加值,实现功能农业反哺有机旱作农业功能,实现良性发展。

  记者 闫 璟


  王晓婷代表:

  加大人才引进优惠力度

  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对报告中提出的‘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尤为关注。”王晓婷认为,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人大代表,她最关心的还是乡村振兴工作以及和美乡村建设。

  王晓婷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研究生的实习补贴,对专业技术和人才引进等政策的落实,鼓励更多有家乡情怀的青年毕业生,下基层、建家乡,同时吸引更多有种植养殖技术及擅长产品销售、包装设计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来临汾创业就业,为临汾的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让更多青年愿意留在乡村、建设乡村、振兴乡村,让更多青年共同“爱临汾·赢未来”。

  记者 赵 俊 王 凯


  李永红代表:

  做大做强苹果产业

  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政府工作报告在发展现代农业部分提到,通过‘种养加销’全产业链,推动沿黄梨果、沿汾蔬菜、沿太岳中药材(药茶)‘三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让我更加坚定了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李永红信心满满。

  为进一步实现我市苹果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李永红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户“老园改造”方面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矮化密植果园,逐步提升果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稳定增加农民收入;高标准建设苹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引入水肥一体化自动滴灌系统等先进农业设施,实现园区精细化、集约化管理;加强品牌推广和宣传,创新营销模式,强化区域品牌保护,通过果品品质和品牌效应的整体提升实现苹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记者 李卫红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