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泽和川镇:建设两条乡村路 铺平了百姓脱贫路

2016-12-27 16:44:16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安泽县和川镇位于县城以北15公里处,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但发展却相对滞后。全镇11260口人,贫困人口3515人,是全县的扶贫重点镇。2016年4月 乡镇党委政府换届,和川镇大换血,原班子仅保留了2人,新班子来自全县各条战线。面对全镇近四分之一的贫困人口,脱贫成为了这届班子要做的头等大事。经过一周紧张有序的调研摸底,决定从两条路上做文章,打开和川脱贫攻坚之路。

  和川镇18个行政村的分布可以说是“两沟一线”,即:罗云沟分布8个村,安上沟分布5个村,马唐公路沿线5个村。而“两沟”的交通条件相对落后,甚至有些村子连公交车也没有。

  分布在“罗云沟”的车道村距离镇政府25公里,与沁源县的柏木乡交界,进出村的唯一的一条道路仅有2.5米宽且路面坑洼,可以说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雪天一封村,一冬全窝家” 。修出一条车道直通乡镇的道路,成为了车道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求。但是摆在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在县财政及其困难的情况下,修路的钱从哪里来?镇党委与车道村的第一书记、两委班子经过反复的商议拿出了方案:来自市农发办的第一书记傅庆华发挥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到省市争取项目资金;村两委班子做好群众工作,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为修路打好群众基础;镇党委、政府负责修路的相关手续和保障工作。经过六个月的奋战一条投资276万,长6.5公里,宽4.5米的水泥路终于完工了,车道村有史以来第一次通上了班车,群众的出行难解决了,不愁粮食卖不了,不愁好项目来不了。

  分布在“安上沟”的安上村和上田村等四个行政村,共有2400多口人,种植玉米18000多亩,年产量1800多万斤。但是进出这两个村子的道路却制约了发展的脚步,优质的玉米卖不上好价钱,路不好走没人收购。老百姓守着丰收的粮食,却过着苦日子。“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资源,这条路一定修!”党委书记张福增对老百姓立下了军令状。来自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安上村第一书记王强盛看到了镇领导的决心,也表态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项目资金为近千名群众修通脱贫路。三个多月奔走在省、市、县、村的道路上,全然不顾自己多病的身体和家人的担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争取到了646万元的资金。这条群众期盼已久的道路于9月27日在喧天的锣鼓声和冲天的礼炮声中开工建设,预计明年的五月份完工。

  两条道路的建成可带动玉米价格每斤可上涨2-3分钱,群众增收95万元。在两条道路的建设中,我们看到了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坚持6个月坚守工程一线的车道第一书记傅庆华;看到了为了工程能早日开工主动垫资20余万元的车道村75岁的老人刘仁成;看到了为了工程能顺利进行而不计个人得失的许许多多的群众……这两道路虽是由砂砾、水泥浇筑而成,但它却倾注着和川镇党员干部真诚为民的真实情感,凝聚的是民心!铸造的是党魂!(冯安芳)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