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安泽县府城镇飞岭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昔日,这里产业结构单一、贫瘠落后,是出了名的落后村。现如今,飞岭村在县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业态。按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三大特色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着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初步建成了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农业、文旅、乡愁“三大板块”,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美丽乡村。2018年,飞岭村荣获“中国首届丰收节百强特色村庄”,2019年荣获“山西省首批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村集体年收入由2017年的10万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90余万元,打造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飞岭样板田”。
产业兴旺筑富路
飞岭村积极与农业科技院所对接,全面助力该村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民宿、餐饮一条龙的循环农业产业链,打造出涵盖休闲采摘、梦幻光影、荀子游学、实训拓展、民俗文化、彩虹雪村等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旅游服务链。目前,已拥有优质有机玉米9260亩,有机谷子400余亩,高粱、苜蓿等饲草350亩,黄花菜300亩,玉露香梨、山楂、葡萄等水果270余亩,草莓、无籽西瓜、甜瓜等反季节果蔬温室大棚103座;饲养蛋鸭、黑山羊数千只,生猪上千头,毛驴百余头。在此基础上,该村积极与济南正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接,引进种植了150亩珍稀品种“玖红苹果”。
聘请知名建筑师设计了8座高端精品民宿,“蒹葭乡居” 民宿正式投入运营,民宿以“有机、自然、休闲”为经营理念,融合自然美食、乡间客房、农耕渔获、休闲度假,让游客体验真实的朴实、纯真的田园生活,满足不同人群的“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乡村体验,让大家回归乡野、品味田园。
生态宜居变财富
该村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老百姓为主体,着力打造美丽宜居特色村庄,实现了农业田园化、农村景观化、农旅一体化共同发展。同时,大力推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全面清理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和厕所革命。坚持垃圾分类不落地,定点倾倒、定时回收,分类处理、专人负责;积极实施污水处理“户户通”,先后铺设污水管道3500米,在保持本土特色、营造乡土意境的同时,做到了雨污分离。该村还为提升宜居环境,安装路灯40盏、铺设硬化巷道路面5000余平方米、栽植绿化苗木花草10余万株,绿化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
文化底蕴添色彩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飞岭村坚持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让乡村文化“活”起来,在“富口袋”的同时做到“富脑袋”。一方面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乡村“百姓讲堂”“最美家庭故事会”“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让耕读传家、勤俭躬身、孝悌立本等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另一方面该村立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以荀子为创作原型,着力提升荀子文化的趣味性、创意性和互动性,设计出卡通形象——荀子IP,并衍生出一系列可体验、可互动的文创产品,让“博大精深的荀子思想和文化”通过飞岭村传播出去。同时,该村还挖掘整理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表演形式“飞岭高跷”,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山村复兴”。
治理有效增活力
“自治强基固本,法治定分止争,德治春风化雨。” 该村充分发挥三支队伍的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为突破口,按照“队伍联建、困难联办、资金联用、产业联合”的发展思路,组建了“小飞田园综合体村村联合委员会”,通过“村村联合、集中经营、抱团发展、共建共赢”的工作模式,切实将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将党员聚在产业上,让群众富在产业上,将党组织优势转化成了发展优势。二是充分发挥各群体作用,积极整合网格长、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等多个群体,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确保乡村治理和谐有序。还组建了物业公司、民宿管理公司和主题农场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三是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通过森林防火、文明祭祀、国卫创建等,让广大群众参与制订本村村规民约,树立文明新规,进一步形成了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新机制。
生活富裕迈大步
该村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使村民依靠家门口的景区走上增收致富道路。一方面在不影响村庄整体面貌的基础上,零拆迁、零动迁、零破坏、零污染,还原乡土气息,打造出一院一特色、一院一景观的篱笆院风情民宿群落,以每年每间民房租金1000元的标准,鼓励有条件的老百姓用不动产入股或发展农副产品销售,形成村委会组织、公司化运营、群众(贫困户)参与“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实现了“农民入股得红金、管理得薪金、经营得酬金”。另一方面紧紧围绕“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一目标,通过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挖掘出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了农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
同时,该村还着眼于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倾力建设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工作,使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更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滕宁 苗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