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大宁县总人口6.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2万人,农村劳动力26291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2476人。近年来,大宁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委、市委精准扶贫总体部署,统筹各类职业培训资源,积极开展技能培训,着力培育“大宁技工”精准脱贫品牌,拓展大宁贫困人口增收新路径。
健全机制压责任
大宁县把“技工推动”作为全县脱贫攻坚主要抓手之一,成立了技工培训就业领导组和办公室,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落实责任,明确目标,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在开展职业培训入户调查中,大宁县充分发挥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三支力量”的作用,逐人逐户摸清有培训就业需求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做到一户不落、一人不漏。县、乡、村三级党组织在全面做好精准脱贫建档立卡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技工培训就业需求台账,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为全面开展技工培训就业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分类培训增技能
为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真正学有所用,大宁县坚持分类型、订单式培训的思路。重点开展了塑胶手套、生猪养殖、花卉种植、光电生产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同时,适当安排法律知识、行为规范、权益保障、安全生产等培训内容。着眼县域内、临汾、侯马以及大宁技工就业市场需求,加强与县内企业培训就业合作,分批有序对贫困人口开展分类型、订单式技工培训,提高了贫困户的致富技能。山西鸿晋塑胶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年大宁县引进的重点扶贫产业项目。今年11月,项目一期建成后将用工1000余人,重点使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此,县人社局与该企业达成培训意向,分两批次组织300名贫困劳动力参加了职业培训,培训合格283人已全部达成就业协议,就业率达到了94%。
县人社局统筹各类培训资源,鼓励引导具备培训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企业培训机构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参与培训工作,2017年有2个职业培训机构已累计开展培训12场次,培训建档立卡劳动力达到802人,其中650人实现了就业。
多种渠道促就业
大宁县人社部门和各乡镇分别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开拓了侯马、临汾、太原、石家庄等地的就业市场,今年先后与海信集团、淮安市晨露集团、天津渝江压铸等用人单位签订了贫困县与省外企业劳务对接合作协议,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扶贫结对帮扶协议,与石家庄鸿锐集团签订了贫困县与省外企业劳务对接合作协议,与山西鸿晋塑胶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扶贫结对帮扶协议,促进培训学员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做好贫困劳动力的信息共享、信息储备、转移后的跟踪服务,提高了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为了切实用好各类培训就业资金,县财政设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免费培训就业专项资金。中央、省、市安排的扶贫培训专项资金和就业专项资金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整合利用各类培训就业资金,不足部分由县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合理安排。按照“需求引导培训、补贴对应等级”的原则,确定各类培训就业补贴标准。县财政每年投入资金达到400万元以上。
大宁县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计划,引进一批中小微企业,建成一个扶贫实训基地,逐步建成较为完善的“大宁技工”培训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培训促就业、就业带培训的良性互动,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从“卖苦力打工”到“凭技能吃饭”的转变。着力构建“专业培训、就业指导、企业吸纳、持证上岗”的良性体系,不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让广大贫困户共享经济社会成果。(侯耀强)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