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在地处昕水河畔的大宁县昕水镇医院,有这样一群守护百姓健康的白衣天使。他们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断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面,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要让辖区群众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关爱,感受到阳光般的温暖。”这是院长郭建军在全院职工大会上的庄严承诺,更是全院医护人员的行动指南。为此,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健康和温暖送在广大群众的心坎上。
郭建军为患者诊断病情。
健康扶贫进乡村
郭建军和全院职工常年坚守在基层一线,与患者保持着零距离沟通交流。郭建军经常叮嘱各科室医生,老百姓不容易、收入低,咱们要把健康扶贫延伸到农村,延伸到因病返贫的群众家中,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百姓,尽可能让他们少花钱甚至不花钱把病治好。
曹某患有脑梗,已经卧床五六年,郭建军和他结成医疗帮扶对子,专门为老人开设家庭病床,让他在家中安心治疗,还定期上门巡诊,不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贫困户李某患高血压,因夏收未及时服用降压药,在地里干活时突然晕倒,郭建军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带领医护人员为其进行抢救治疗,随后连续几天上门服务,直到患者病情稳定。为此,李某拉着郭建军的手激动地说:“你们这么忙,还给我送医送药,太过意不去了。”自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医护人员顶烈日、冒酷暑,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走村入户,为辖区18个村委、51个自然村的贫困人口进行健康体检、慢性病随访服务。他们用心用情服务贫困群众的做法,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赞扬,去年被评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
免费筛查惠民生
“你的血压有点偏高,高压140,低压90,以后在饮食方面要多注意些。”从今年4月份以来,该院开展了为35岁至75岁的人群免费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行动,至今仍在进行中。
在那些日子里,郭建军和大家一起早上6点多就上班,登记、采样、问卷、封装、上传等,7点半左右开始为群众筛查,一直忙到晚上9点才能下班。有一天中午,筛查正在进行中,有个护士突然晕倒在工作现场,大家急忙把她送到急诊室,原来是天气过于炎热导致的中暑。在休息了一小会儿,这名护士又投入工作,半小时后又一次晕倒……至今为止,该院已免费为8000多名群众进行了心血管疾病筛查。针对偏远地方群众,他们上门服务,保证筛查工作覆盖城乡,贫困户一个都不少。
优质服务赢民心
在服务病人上一丝不苟,在关爱病人上真真切切,搭建起患者与医院沟通的桥梁,这是该院多年来一贯坚持的原则。郭建军要求医护人员做到“五有五到”:心中有病人,能够想到;眼中有病人,能够看到;耳边有病人,能够听到;手中有病人,能够做到;身边有病人,能够守到。
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从医二十多年来,郭建军每天早早来到医院坐诊,接待病人四五十人之多,有时忙得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他养成 了一个习惯,就是在忙完院内工作之后,还要依照掌握的情况,亲自登门为那些身患重病却又无法住院的患者查体治疗、送医送药,让患者不出家门就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45岁的贺晓琳在医生岗位上坚守了23年,凡是来医院看病的人都夸她态度热情、诊断细心。她每天门诊、病房两头跑,病人随叫随到,节假日、星期天也照常上班。贺晓琳父亲早逝,80多岁的母亲心脏病复发在临汾住院近一个月,贺晓琳却没顾上在床前尽孝一天,丈夫和其她姐妹轮流照顾老人直到痊愈出院。为此,贺晓琳十分惭愧,母亲却宽慰她,“你是医生,责任重,来了看病的就走不开,咱家里人多,你就先好好给老百姓治病吧!”负责公共卫生工作的杨小玉积极配合院领导深入农村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每一期资料都是他加班起草、细致推敲、修改完善而成。他说,卫生所人员少,工作量却很大。每年为5000余人次的老弱病残老人体检,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经常随访,为0至6岁儿童免费检查,孕产妇保健服务更是常态化。作为医务工作者,大家都在奉献,我这点辛苦算不了什么。
王华是个勤奋好学、踏实苦干的青年护士。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一年,由于给病人扎液体不熟练,她被病人骂过多次,流下了委屈的泪水。现在王华护理技术十分纯熟,已经很好地融入这个团体,觉得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很有意义。她逢人便说,护士这个职业很高尚,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最光荣。
在郭建军的带领下,该院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团结奉献,医德医风明显好转,服务态度不断改善,医疗技术逐步提高,在服务百姓健康之路上谱写了动人篇章。(侯耀强 王心 单敏 文/图)
责任编辑: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