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县公安局包村扶贫工作纪实

2019-05-13 10:04:17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五一期间,在外工作的大宁县三多乡阿龙村人陆续回到家乡度假,他们进村都会发出同样的惊叹:“广场变美了,道路通畅了,自来水入户了,产业发展了,收入提高了。”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到处回荡着大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贫困户马瑞生老两口正忙着给孩子们准备午饭,脸上挂满喜悦,内心激动不已:“多谢共产党!谢谢公安民警和我们结亲帮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马瑞生只是大宁公安局帮扶的贫困户之一。

  阿龙村地处三多乡东南部,耕地面积850亩,全村共有89户28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8户166人。大宁县公安局帮扶阿龙村以来,通过开会座谈、入户调研等方式,摸底子、拉家常、察民情,制定了帮扶阿龙村五年规划,为帮扶对象脱贫致富想法子、出点子、铺路子,与村民们建起了深厚的警民鱼水情。

  扶正气  聚民心

  阿龙村遗留问题多,各种矛盾纠纷错乱繁杂,驻村工作队员多次与村民、党员代表、两委干部座谈了解情况,得知由于集体经济十分困难,2017年村干部的工资和群众在村里打工工资、抽水员的工资都无法兑现,村民怨声载道的实际情况后, 他们首先把原有纠纷问题的30亩土地成功收回来,然后承包出去,付清了村干部和村民打零工的工资,缓解了村里的经济困难,才使工作慢慢步入正轨。

  2017年开春的一天早晨,驻村工作队队长靳宏伟刚刚起床,就听见院子里一阵吵闹声,原来是村里在分配化肥时由于申报不规范而出现了偏差,人争吵不休,他立即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和村干部会议,从早上九点一直到下午两点,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让大家各抒己见,然后进行整合后,确定了最佳解决方案,就是按照土地证分发化肥的办法,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同。靳宏伟说,通过这个问题的圆满解决,充分说明了驻村工作队在村里大事小情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只要我们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心平气和地做好思想工作,力争达到事事阳光透明、件件合理公平,就能有效化解村里的各种矛盾,解决村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按照这样的工作思路,针对村集体核桃园发包、村民之间地界纠纷、集体土地承包费、低保评议等突出问题,他们通过与矛盾双方当事人协调沟通,讲解法律法规和政策解读,最终化解矛盾纠纷,有效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使阿龙村社会治安稳定,成为全县的平安村。

  引清泉  解民忧

  多年来,阿龙村由于井子沟的水源不足,再加上当时架在山坡上的水管常常会被冻裂,一到冬季,人们就只能吃旱井水,有的人还沿着陡峭的山路担水吃。大宁公安局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组织村干部和班子成员挨家挨户查水表,把坏掉的水表换成新水表,规范了村民的用水管理。 实施引水安全提升工程,协调水利局投入资金60余万元,铺设了管道,更换了抽水设施、新修了水池,使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并且水源充足,水质达标,人畜饮水,满足供应。

  然而,有谁知道,在这次引水工程建设中,公安局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员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2018年7月,他们听到百姓反映饮水困难的情况后, 立即下沟查看,发现以前吃水主要靠一个天然形成的小水坑供水, 遇到下雨天,山洪暴发,泥沙横流,导致水面上漂浮着树叶和杂物等,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实在无法饮用。 他们立即给局里进行反映, 局领导让他们就近找一个挖机先把水池里的杂物和泥沙清理干净后,再重新挖一个沉淀池。他们多方联系找了好几个挖机,司机都是嫌工价太低不愿意干,最后找到一个富有爱心的挖机司机,他表示愿意为村民义务劳动,解决眼下的饮水困难。可是,由于以前的下沟道路只有一米左右,挖机无法下沟,队员们就带着司机一边开挖加宽道路,一边艰难前行,从早上六点多一直坚持到10钟左右,把道路加宽至 4米左右才到了沟里,他们几个人两顿饭都在地头吃了几个凉馒头充饥,用一个旧铝壶烧点山泉水解渴。

  挖机师傅在沟里清理了一整天水窖,三个队员在沟里整整坚守了一天, 在水窖清理干净的第二天就初步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他们又新修了一个砖砌的水窖, 保障了水质干净,紧接着协调水利局投资60万元实施引水管道铺设,重新寻找水源,建起了抽水机房和配套设施等,使村民们再也不会因冬季断水而发愁了。

  兴产业  帮民富

  阿龙村村委会主任赵九锁说:“在引水修路建设中,全部都由阿龙村农牧林专业合作社牵头承包,30多户贫困户就近打工挣钱,既多了一份收入,又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打工种地两不误,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阿龙村共有核桃树500余亩,其中集体核桃树230余亩,每年可为村集体收入18000元。51户贫困户种植150余亩核桃树,户均收入3000元左右,公安局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邀请县果树专家对全村的核桃树进行换头嫁接100余亩,每亩为农民直接增收300-400元。同时,邀请县果树中心两名专家对50余人进行了果树修剪培训,提高了果农的技术水平。

  2018年春季,村里的核桃树遭受大面积冻害, 眼看着农民致富的希望就要破灭,大宁公安局领导和驻村工作队心急如焚,班子成员来到村里和大家一起商量对策,研究方案,引导村民采取自救措施;当了解到昕水镇石城村栽植辣椒收入较高的事情后, 他们立即前去参观学习, 回来后开会研究决定, 由村集体牵头在16亩基地种植辣椒,让村民们在地里打工,到年底一算账,辣椒收入2万余元,村民打工收益多达一万多元。其中最多的一户贫困户仅在辣椒基地打工收入两千多元。

  贫困户李小女说: “公安局的干警们特别能吃苦,我们村里的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缺少劳力,民警们从春季栽辣椒到秋季摘辣椒和我们一起参加劳动 从不叫苦喊累,还多方联系帮助我们销售了几千斤辣椒,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阿龙村节水灌溉工程出现了管道断裂漏水现象,遇到天旱,浇不成地,一度成为“聋子耳朵”,工作队了解情况后,投入5000余元更换了管道,确定了日常维护人员,使该村垣面的200余亩土地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几年来,工作队自带被褥及洗漱用品进村入户,与阿龙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协调资金150余万元,促成一件件惠民实事。在晚归休憩的农家小院,在通往农户的村道上,经常能看到帮扶队民警熟悉而忙碌的身影。

  “在2019年,我们根据县上的有关政策,在阿龙村实施网络有机种植园。 去年组织了一次外出参观取经活动,学习借鉴山东寿光蔬菜博物馆的有机蔬菜发展经验, 因地制宜,按照规模化经营,去化肥、去地膜的有机种植办法和大集体、小农户的思路,向县扶贫局上报有机种植户10户,要把188亩核桃园改造为按季节种植的有机苹果、 酥梨和优种桃,把农民变成工人,让老百姓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可赚;有机种植园计划安排15名长期工和10名临时工, 在幼树期间全部套种油料作物,同时,通过网络媒介宣传,让城里人来村里种植观光,体验农家生活,打造吃、住、行一体化的‘农家乐’有机种植园,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村民收入,让老百姓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我们要用好用足扶贫政策打造更好的发展平台,让村民靠自己的劳动致富奔小康。”公安局驻村工作队队长靳宏伟信心满满地说。(侯耀强  陈卫华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