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感谢法官们,真的十分感谢!这个案子这么复杂,你们却不厌其烦多次奔波,太辛苦了!”近日,申请执行人刘某将一个写有“利剑出鞘、所向披靡”的牌匾送到了大宁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后,激动地说出了心里话。这就是该院坚持司法为民、文明办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宁县人民法院在抓好执法办案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劲吹文明风,积聚正能量,实现了文明创建与司法和谐的良性互动,已连续8年被评为“临汾市文明单位”,如今,大踏步向着“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迈进,已成为大宁县法院干警共同追求的目标。
崇德向善 蔚然成风
每一个单位的文明程度取决于队伍的文明素质,而队伍的文明素质也取决于道德建设的力量。大宁县法院不断创新文明创建载体,通过深入开展“文明科室、文明家庭、文明干警、文明执法、文明旅游、文明餐桌”等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干警的文明素质。同时,举办道德讲堂活动,以身边人说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通过唱歌曲、看短片、诵经典、学礼仪、讲故事、做承诺、作点评、谈感受、送吉祥等实实在在的道德教育活动,增强了干警们的文明意识、服务意识,弘扬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全面提升了道德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员涌现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孝老爱亲带头人4名,其中一人报送县文明办作为第二届道德模范候选人。
他们适时利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重大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慰问帮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面粉、食用油、大米和生活用品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公正司法 文明高效
大宁县法院办公楼、审判庭、基层法庭建设成为充满法院文明气息的法律殿堂,让每个步入法院的人迎面感受到清廉、公正、文明、高效的司法环境氛围和充满人性化关怀的盆景芳香。他们以办公大楼、审判法庭为阵地,设置党风廉政建设、干警行为规范、司法便民利民、法治文化、先进榜样、勤俭节约等文化版面。让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先进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规范行为,从而更好地公正司法。始终坚持以文明、规范、热情的司法服务方便群众,全面提升诉讼服务水平,方便群众诉讼。通过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设置,设立案件流程窗口,安装便民自助查询系统、电子公告屏等电子设备,为群众提供诉讼指引、递交材料、信息查询、案卷查阅等诉讼服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建刑事审判法庭,设立旁听人员专用通道,方便群众旁听。建立弱势群体诉讼“绿色通道”,为困难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加强诉调对接,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志愿活动中,组织开展雷锋日活动,弘扬雷锋精神,广大干警利用闲暇时间和节假日开展送法进乡村活动,法官志愿者深入到帮扶村委三多乡克坡底村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义务接受群众咨询,建立流动诉讼服务队伍,推行家门口调解和便捷化服务,深受百姓欢迎。每年都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基础环境建设,建立家事审判法庭,重新配备了办公桌椅,安装了空调,在办公室、楼道配置花卉、卫生和饮水器具等,办公条件、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充分调动了广大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便民利民 群众满意
大宁法院作为司法机关和文明单位,既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又是社会管理的参与者。为此,他们不断完善司法便民利民措施,畅通自助立案、网上立案等途径,方便群众诉讼。完善诉讼服务中心、网上诉讼服务平台、12368热线“三位一体”诉讼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各类诉讼服务。建立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对劳动争议、追索工资报酬、工伤赔偿等案件,优先受理、适时调解、及时判决。重点攻关涉民生案件执行,依法用足用好司法救助资金,全年共发放司法救助金5000元,缓减免诉讼费386512元,确保经济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达到了司法服务让老百姓满意的目的。
他们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座谈、旁听庭审30余人次。深入开展干警大走访活动,以各种形式走访群众 百余户,密切了干群关系。积极开展法制宣传,送法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等活动。认真接受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征求各界意见,扩大职能宣传,推行开门创建。
文明创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力地促进大宁县法院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去年共受理各类案件705件,审结701件,结案率为99.43%,取得全省法院排名第四和全市法院排名第一的好成绩,收、结案数量及结案率均创历史新高,有力地促进了大宁县社会和谐稳定,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群众的一致赞誉。(侯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