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尽镌石木间

2016-01-20 11:00:35 来源:临汾新闻网

  我国的雕刻制品艺术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那时就有了不少初具雏形的工艺品。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木雕工艺,到战国时期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板的阴刻,发展到立体圆雕工艺。汉代动物木雕用整木雕制,将木雕艺术推向了一个高峰。唐宋时期,木雕工艺日趋完美。明清木雕则是中国古典木雕艺术成熟的时代,作品十分丰富,除了动物,还有人物。雕刻制品作为人们喜爱、收藏的艺术品类之一,在临汾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席位。

  据专家介绍,临汾雕刻作品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不统一,但形形色色的雕刻作品充分展现出立体之美与手艺之巧。其中,木雕作品主要可以分为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两大类。虽然在观赏性和实用性上二者之间有一定差别,但构思巧妙、内涵深刻的临汾木雕作品大都可以作为装饰、装潢、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比如我们常见的根雕,以树根的自然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的作品,它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从选材、造型、构思、制作、命名,每一步都是艰苦的创作过程。尽管如此,尧都、襄汾、洪洞、翼城等地的城乡中依然出现了不少热衷于此的艺术家和创作者,他们不畏艰辛、孜孜以求、传承创新、不断创作,并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选和各类雕刻艺术比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如今在我市,除了祭祀、庙会、唱戏、闹红火等众多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木雕、根雕、雕塑等也已形成生机勃发的产业,甚至已经延伸带动到砖雕这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业上来。这其中,源于北宋的襄汾砖雕(又称晋南砖雕),就融合了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图案丰富,寓意美好,是古建筑雕刻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现如今,这项传统工艺也已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新门路。

  锡刚 文图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