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
洪洞北羊社祭是人们在与大自然的长期共处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祈求春种秋收、五谷丰登的农耕文化信仰形式和民俗活动。
洪洞北羊社祭最早开始于北宋时期,虽然在传承中出现过几次较长时间的断层,但仍一直延续至今。它主要集中在洪洞县和尧都区交界的二县(区)四镇。特别在洪洞县的北羊村,至今仍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民俗活动。
每年二月初二,社首们都要率领群众前往牛王庙祭祀土神、社神,并在三王殿敬献神鞭、耕作农具,以祈求农事丰收。秋收之后,群众再次蒸面供到三王庙祭拜,并向三王殿敬献油食、面食等供品。
洪洞北羊社祭不仅仪式完备,参与人数众多,而且具有特殊的供品,春祭采用五谷、五色土,秋祭多采用熟面食及瓜果等。
北羊社祭活动是以农时活动为契机,以庙会活动为载体的农耕文化活动,具有特殊的祭神供品和仪式,代表原始先民朴素的民间信仰,是原始的村社联盟组织形式。
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