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戏,是流传于翼城县南捍村的地方戏曲剧种,以专演《目连救母》而得名。据考,南捍村的目连戏从本村盖东岳庙开始,此庙正殿梁上记载有“大元年代”字样,证明目连戏在元代已传到南捍村。至清代,此剧颇为盛行。目连戏在翼城只演《目连救母》和《游地狱》两大本戏(共24场),可演3天3夜。《目连救母》的故事源于佛教经典,北宋始有《目连救母》杂剧。
目连戏的唱调有《平高腔》《花高腔》《西江月》《平调》《哭调》等30多个,主要分为平调和高腔两大部分。其伴奏乐器有鼓板、大苏钹、小钹、小锣、战鼓等。据《临汾非遗名录》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