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茅以升”印章“法票”现身临汾

2018-05-28 21:25: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近日,市民段延峰收藏到一张民国时期的“法票”发票),让他倍感意外的是,法票”上还印有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印章。

    这张“法票”长22厘米,宽8.5厘米,为牛皮纸张。看似一张简单的“法票”,其实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法票”上用毛笔写着所购货物、数量、购买单位及商铺相关信息。根据上面的文字可知,当时所购货物为“铁锅一只”,价格为“计洋肆佰万元整”,购货方为“塘工局仓库”,售货商铺地址为“南星桥大街XX号”,商铺负责人为“王茂兴”;“法票”的左下角标注了铁锅的具体使用单位“茂林仓库厨房”。

    上面贴有蓝色的民国时期印花税票,印花税票为同样的两张,左下角为“一万元”,表示印花税票的面额。当时虽然只是买了一口铁锅,但却要执行严格的财务制度,其中有“收讫”及买卖方负责人等红色印章。蓝色表格内还有买方履行的相关“手续”:材料处处长”主任”点收人”经手人”,每一栏下还有相关人员的印章,能看清的名字有“喻石潜印”郭正德印”等。开具的时间为“8月19日”。

    在“法票”上还有不少英文单词,最上边左侧有“director”一词,词后的印章上有“茅以升印”字样。经查阅,director”一词为“董事、经理、主管、指挥者”等意。段延峰查阅资料后推断,塘工局就是今天浙江钱塘江管理局的前身,即1908年成立的浙江海塘工程总局,茅以升当时可能是这里的相关负责人。

    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是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资料显示,茅以升回国后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东南大学、北洋工学院等校教授、主任、校长、院长、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和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这张“法票”与资料介绍相吻合。

    “茅以升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为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段延峰表示,这张不起眼的发票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物价、财务管理、印花税等相关信息,而且有历史名人茅以升的印章,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纪念价值。”记者张春茂


     

责任编辑:付基恒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