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高跟鞋、职业装,在城市明亮的办公室里她查法条、阅案卷,维护法律的尊严。
平底鞋、旧衣衫,她将绳子一头拴在山顶的树上,另一头绑在自己腰上,利用绳子大幅度摆动,在陡峭的山坡上荡来荡去一棵一棵嫁接扁桃。
这两种截然不同生活场景里的主人公是宋学琴。2018年,以她为主人公拍摄的党员电教片《山桃花》荣获第十四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一等奖;今年4月,共青团中央授予宋学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她还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城里女孩 嫁入山沟
宋学琴,1982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邯郸市,2005年毕业后,进入邯郸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在那里,她认识了来自临汾市汾西县的后生侯俊豹,很快,两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2005年,宋学琴没要一分钱彩礼,只身嫁到了千里之外的汾西县和平镇核桃丈村,她认为,有梦有爱就够了。
但生活远比梦想残酷得多,核桃丈村的贫困状况远远超出宋学琴的想象,“生火做饭要先砍柴,生活用品要步行到15公里外的集市购买。”她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好日子:开饭店、办石膏厂、帮人放羊养鸡……屡次创业频频碰壁,但她不灰心,这个朴实的河北姑娘有股能吃苦不服输的劲头。可是,究竟干什么能改变现状呢?
2009年,宋学琴无意间在网上发现了扁桃仁营养价值高,抗风耐旱,适合山区生长。如获至宝的宋学琴心中又燃起了创业的激情,望着窗前屋后漫山遍野的山桃花,她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山桃与扁桃有亲缘关系,通过嫁接,能不能让不值钱的山桃树“长”出钱呢?
扁桃花开 漫山遍野
2011年,宋学琴和丈夫承包了170亩山地,成为全县最早一批扁桃种植示范户。他们一起在野外山坡栉风沐雨,潜心学习扁桃嫁接和建园新技术。
要把满山的野山桃嫁接成扁桃,第一步是要清理荒山上的灌木和野刺。为了省时省力,他们在山上打了间土窑洞,晚上只能用蜡烛照明。山上经常有毒蛇出没,有一次毒蛇竟然钻进了宋学琴的衣服里,所幸有惊无险;在山上干活时还会遇到毒性很大的蚂蜂,甚至野猪,危险无处不在。
灌木去除后就该嫁接了。为了学嫁接技术,宋学琴辗转找到汾西县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曹玉贵,向其寻求技术支援,又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上网查询,费尽千辛万苦,成功嫁接扁桃树4000多株。可因不懂绑缚支护,一场大风过后,大部分扁桃树都被折断了。汲取教训的宋学琴,重新嫁接、绑缚,终于让只开粉红色花的山桃开出了粉白色的扁桃花。
为了扁桃事业,宋学琴夫妻每年有9个月钻在山沟里,清理灌木、嫁接、施肥、育苗、支护、修剪……这一住就是8年,就连孩子都生在了窑洞里。“那时候从未觉得累和苦,只想着怎么才能把活干好,怎么才能尽快实现目标。”宋学琴说。
“因为没法照顾女儿,只好送她到河北读书,迟上了一年学。”宋学琴总觉得对孩子亏欠太多。因无人看管,她每天都把儿子背到地里,一边干活,一边照看,孩子困了就把他放在鱼鳞坑里。由于照看不周,一次孩子玩耍时不小心摔倒导致骨折。因怕耽误嫁接时机,她狠了狠心,背着腿上打了石膏的儿子,又上了山。可好动的儿子在地上爬来爬去,腿骨再次错位,又进行了二次矫正和固定。听着孩子嘶哑的哭声,宋学琴心疼得泪流满面,自责不已。
5年下来,宋学琴夫妻成功嫁接扁桃树一万多株。2014年,扁桃花开满山野,硕果累累,他们第一年挣了7万元,第二年挣了11万元,今年又挣了17万元……日子越过越好了。
义务传授 帮扶乡亲
看到宋学琴夫妻收入不错,村里、镇里甚至汾西县里有野山桃资源的农民,纷纷前来参观、学习。从此,宋学琴又义务当起了技术指导员,既在基地现场传授,又进村入户登门指导,从育苗、嫁接、支护、剪枝、药物配置、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一一传授。“我以前不懂技术走了很多弯路,不能再让乡亲们继续吃亏了。”
在照顾好自家基地的同时,宋学琴把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其他扁桃种植户,有时还会拿出自己有限的资金帮扶困难农户渡过难关,误工误时不说,几年下来,仅扁桃接穗一项她就贴进去3万多元。“创业过程中,县科技发展中心、县妇联、和平镇党委等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扁桃园的发展给政策、送技术,我们打心眼里感激党和政府。我是一名党员,有责任带动大家脱贫致富,让山桃花成为‘致富花’!”在她的带动和帮扶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凭借种植扁桃脱贫致富。
为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宋学琴注册了卓含农林专业合作社,并以自己的名字申请了商标。
地里发展扁桃效益更好,宋学琴便鼓励并带动村民发展平地栽植,争取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 “什么时候该怎么管理,她都会及时告诉我,有时打电话,有时发微信,有时自己直接就过来了。”永安镇铁金村村民刘玉新对宋学琴的帮扶十分感激,“我先种了10亩扁桃,挂果第一年就挣了两万多元,一看发展势头好,就又种了20亩,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斗,宋学琴不但自己建了200多亩扁桃园,还帮助周边群众发展扁桃经济林18000余亩,带动汾西县周边多个县及运城、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发展扁桃3000多亩。在她的示范带动下,汾西县已经发展成为除新疆以外全国最大的扁桃生产基地,并成功举办了国内外扁桃学术研讨及产业推介会,成为我国扁桃产学研交流的主流平台。下一步,宋学琴夫妻还打算继续扩大扁桃种植面积,对扁桃进行深加工,以增加其附加值。
刚嫁到核桃丈村时,看着村里的百姓过着穷日子,宋学琴心里酸酸的。“这里生活太苦了,要是能有一条致富路,让全村百姓过上好日子就好啦!”十多年后,这个外地来的媳妇和丈夫守着200多亩的山头嫁接扁桃,领着村民致富,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记者 韩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