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委书记刘浩、副县长鹿剑英在观看环保展板。
襄汾县委副书记、县长白建成在古城镇山西五江工贸公司检查环保工作。
临汾新闻网讯 在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中,率先在全市提出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的“五化”治理要求,全力打造花园式企业,形成了星原、光大、华基等一批标准高、品牌响的标杆企业;
在高标治理涉气企业方面,投入资金5.09亿元,在全市率先启动烟羽脱白治理工程;
成立了由交通、环保、公路、公安、交警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队伍,设立3个检查点,对入境柴油货车尾气排放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
近年来,襄汾县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信心不减、力度不减、投入不减,持续发力,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八大工程”。通过明确任务、压实责任,构建党政齐抓共管、环保严格执法、部门协调联动、企业遵纪守法、全民共同参与的大环保格局,以非常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走出一条“减、优、绿”之路,使绿色成为襄汾县发展的新底色。
●提高站位 树立压倒性思维
襄汾县位于汾河谷地,地处我市“一城三区”范围内,焦炭产能占全市的四分之一,粗钢产能占全市的三分之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任务之重、形势之严峻不言而喻。
“生态环保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对襄汾县来讲,就是一道‘长坎’,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跨,一步也不能松。”襄汾县委书记刘浩谈及环保工作时态度坚决,掷地有声。
全县上下切实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坚决破除“环保治理靠风”的错误思想,破除“松口气、歇歇脚”的厌战情绪,克服“环境污染久治不愈、束手无策”的本领恐慌。经过几年的连续攻坚,襄汾县的环保工作初见成效,2018年,全县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同比下降8.8%。
成绩面前,襄汾县进一步强化紧迫感和危机感,紧抓生态环保这个“要中之要”,加快实施转型工程,破除产业依赖,坚决摒弃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横下一条心,以环境容量铺排产业布局,以环境容量削减传统产能,奋力爬上转型升级的坡,闯过污染治理的关,大胆试、大胆闯,强力推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产业布局,力图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被动局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个百里”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襄汾县科学定位、铺排、发展产业,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腾笼换鸟,转换动能;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集约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立足该县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业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工业发展新水平。同时,按照全省“深化转型项目建设年”部署要求,再谋划一批转型项目、引进一批转型项目、上马一批转型项目,真正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杀出血路、蹚出新路、走出“减、优、绿”之路。
●勠力同心 凝聚压倒性力量
打赢打好攻坚战,组织领导是关键。
襄汾县长白建成表示,要聚焦重点、持续发展,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努力争做环境治理排头兵。
襄汾县各乡镇党委、政府深入研究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对策,“一把手”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抓环保,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切实把环保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市生态环境局襄汾分局认真落实“两转一精准”要求,转职能、转作风、精准施策,改变“包打天下”的局面,认真履行检测、监察和执法主责;坚持精准施策,把铁腕治污与精准治污统一起来,杜绝“一刀切”,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问题区别对待;坚持靶向治疗,哪家企业出问题,就治理哪家企业,不搞同行业通治,企业哪个环节出问题,就治理哪个企业,不搞全链条通治,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治理精准化、效益最大化。
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家庭也积极行动起来。各有关职能部门按照“管发展管环保、管生产管环保、管行业管环保”的要求,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着力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大环保格局;各企业主动履行治污责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清洁生产,提升环保建设能力,切实履行企业应尽的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各机关单位加强教育引导,增强群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扎实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同时,襄汾县还大力宣传环境治理先进典型,营造“共防、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一股共建美丽襄汾的强大合力。
●重拳出击 形成压倒性态势
当前,大气污染防治仍是影响襄汾县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此,该县启动了环境容量管控工程,在项目准入方面严格管控,在环境容量测算方面聘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相关专家,对全县的环境容量进行测算。
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持续推进工业企业深度治理,严格排放标准,全面实施钢铁、焦化等重点行业的深度减排工程;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建立动态清单,对已关停取缔的企业进行回头看,坚决防止反弹;持续推进清洁取暖改造,紧紧抓住临汾入选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等项目建设,加快完成115个村的清洁取暖改造;加大散煤管控力度,持续开展锅炉整治,降低煤炭消耗总量;持续推进交通减排,常态化开展打击黑加油站点专项行动、柴油货车和散装物料运输车联合执法,鼓励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完成电动出租车置换任务;大力推进大宗物料清洁运输,切实解决运输过程中产生环境污染;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减排,及早动手,全面整治化工、铸造、汽修、干洗等行业;持续推进扬尘治理,全县所有易扬尘工业料场全部实施全封闭管理,确保PM2.5和二氧化硫浓度同比下降。
与此同时,襄汾县认真落实“水十条”,以汾河为重点,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快推进豁都峪、双龙湖等河流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工程,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确保水质稳定达标。持续开展地表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汾河断面水质监测和河道排污口规范化管理工作,完成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确保出水稳定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
加强焦化、化工、垃圾填埋(焚烧)等重点风险企业土壤环境监管,扎实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全面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不断消化固废存量。加快推进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非煤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严肃查处煤炭企业矸石违法处置、违法倾倒等生态破坏问题,逐步改善矿山生态环境。
民心所望,政之所向。襄汾县正以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努力换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大地常绿,奋力书写美丽新篇章。
记者 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