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临汾市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4366个,从业人员50904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30.02%和2.48%。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59.23%,零售业占40.77%。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8.25%,零售业占41.75%。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00%,外商投资企业占0.02%。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的2.20%,股份有限公司占0.94%,有限责任公司占20.89%,私营企业占69.07%。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9%,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00%,外商投资企业占0.01%(详见表3-2)。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58.10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452.51%。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44.97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13.13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585.48%和162.36%(详见表3-3)。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554个,减少1.76%。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为0。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为0(详见表3-4)。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7.26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96.09%(详见表3-5)。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313个,从业人员11603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95%和下降8.72%。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50.80%,餐饮业占49.20%。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64.28%,餐饮业占35.72%(详见表3-6)。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的7.35%,股份有限公司占2.24%,有限责任公司占10.22%,私营企业占70.93%。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00%。(详见表3-7)
(二)资产总计201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28.50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54.38%。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1.70亿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80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65.50%和27.13%(详见表3-8)。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89个,比2008年末减少75%;从业人员5612人,比2008年末增长9.42%。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8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为0,外商投资企业占1.12%。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78.5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为0,外商投资企业占21.4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详见表3-9)。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1.59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0.83%(详见表3-10)。
五、金融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67个,比2008年末增长3.08%;从业人员5805人(详见表3-11)。
(二)资产总计2013年末,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234.21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12.53%(详见表3-12)。
六、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569个,比2008年末增长57.62%。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222个,物业管理企业207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55个,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63.24%、88.18%和205.56%。
201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为9660人,比2008年末增长43.6%。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4273人,物业管理企业3289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403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79.69%、118.25%和156.69%(详见表3-13)。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为388.6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440.04%。其中,房地产开发企业312.08亿元,物业管理企业4.77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04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377.41%,155.08%和1200%(详见表3-14)。
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172个,从业人员11173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89.03%和51.81%。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为0,外商投资企业占0.09%。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占0.09%(详见表3-15)。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89.02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299.35%。
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69个,从业人员6151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59.05%和76.50%。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0%。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00%。(详见表3-16)
(二)资产总计2013年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1.94亿元。(详见表3-17)。
九、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52个,比2008年末减少4.18%;从业人员2941人,比2008年末增长4.03%。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比为0。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为0(详见表3-18)。
(二)资产总计2013年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22亿元,比2008年末增加58.73%(详见表3-19)。
十、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253个。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52个。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从业人员8697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6452人。
(二)资产2013年末,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60亿元,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8.52亿元。
十一、教育
(一)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1207个。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141个。教育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8841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67289人。
(二)资产2013年末,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6亿元,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63.27亿元。
十二、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695个。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584个。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3830人。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21237人。
(二)资产2013年末,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43亿元,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23.82亿元。
十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201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580个。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86个。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7880人。
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363人。
(二)资产2013年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0.47亿元,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3.75亿元。
十四、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1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6159个;从业人员121068人。
注释: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责任编辑:王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