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汾市201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2015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5-05-07 10:01:0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一、2014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部门积极应对经济增速持续减缓、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刚性支出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以深化财政改革为主线,以创新制度为抓手,积极开源节流,努力增收节支,扎实推进财政管理,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全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和市本级预算执行总体平稳,财政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当年收入完成情况。

    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初计划1252385万元,年终实际完成1182629万元,为预算的94.43%,同比增长0.1%,比上年增收1133万元。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初计划189306万元,年终实际完成217142万元,为预算的114.70%。

    201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54490万元,为预算的67.30%,同比减少50.20%;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6954万元,为预算的36.30%,同比减少75.32%。

    2014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万元,为预算的60%;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3万元,为预算的60%。

    (二)当年支出执行情况。

    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年初安排1926122万元,债券还本支出年初安排5000万元。

    2014年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执行650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51万元;公务接待费162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4830万元。

    2014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546583万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120128万元。

    2014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执行3万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执行3万元。

    (三)当年收支平衡情况。

    2014年全市总财力为3178056万元,其资金构成: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82629万元,中央两税返还收入49790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7262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收入9752万元,中央、省下达专项拨款及转移支付补助1446643万元,上年结转280938万元,债券转贷收入8000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3056万元,调入资金57986万元。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支出2830807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000万元,调出资金118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9108万元,结转下年使用231959万元(其中:当年净结余6795万元)。总财力与总支出和结转下年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14年市本级总财力为396043万元,其资金构成: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17142万元,中央两税返还收入17875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2446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收入2757万元,中央、省下达专项拨款及转移支付补助1446643万元,县级体制上解10821万元,上年结转88926万元,债券转贷收入80000万元,调入资金12555万元,补助县级专款及转移支付1423122万元,债券转贷支出80000万元。2014年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57924万元,债券还本支出500万元,结转下年使用数37619万元(其中:当年净结余3万元)。总财力与总支出和结转下年相抵,实现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四)全市和市本级地方债务情况。

    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40.79亿元,其中:市本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4.92亿元,占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3.57%。

    (五)落实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预算决议情况。

    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贯彻市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深化财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措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思路,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勇于担当、奋力作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们一是多方筹资保重点,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二是优化结构促转型,努力抓好财税收入。三是加大投入保民生,共享财政发展成果。四是深化改革建机制,确保资金规范运行。

    二、2015年全市和市本级预算草案2015年全市财政预算编制原则如下:

    ——收入预算编制。积极组织、稳中求进、保障支出。收入预算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与财政政策相衔接。

    ——支出预算编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厉行节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消化结余结转,盘活存量资金。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提高预算编制完整性。编制全口径预算,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加大政府预算统筹力度。统筹安排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

    ——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要细化并公开至支出功能科目的项级,同时使用经济科目编报并公开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

    2015年收支预算安排如下: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1253580万元,比上年完成数1182629万元增长6%,比2014年实际增速高5.9个百分点。

    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2078062万元,比2014年向市人大常委会备案预算同口径增长7.89%(系剔除上级专项转移支付提前下达数后的同口径比较,下同)。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0564万元,增长4.11%;公共安全支出110280万元,增长5.6%;教育支出375256万元,增长5.78%;科学技术支出17420万元,增长0.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8015万元,增长8.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9545万元,增长8.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87364万元,增长5.93%;节能环保支出38230万元,增长5.09%;城乡社区支出98735万元,增长2.24%;农林水支出140569万元,增长5.78%;交通运输支出28321万元,增长5.36%;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9820万元,增长3.72%;商业服务业等支出5102万元,增长1.9%;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302512万元,增长1.9%;住房保障支出43098万元,增长3.5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6853万元,增长4.8%;预备费38540万元,增长1.07%;其他支出117838万元,增长96.24%。上述全市预算草案为市代编预算,待各县(市、区)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市财政将汇总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加上上年结转支出,一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228233万元,增长5.11%。其中:税收收入154940万元,增长25.82%,主要是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增加税收收入;非税收入73293万元,下降22.03%,主要是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等一次性因素减少非税收入。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215000万元,比2014年向市人大常委会备案预算同口径增长17.49%。资金来源为:市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8233万元,加上上级补助和县(市、区)上解收入834482万元,减去上解上级和补助县(市、区)等支出847715万元。

    市本级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7458万元,同口径增长38.88%;公共安全支出19640万元,同口径增长40.91%;教育支出28778万元,同口径增长29.24%;科学技术支出734万元,同口径下降67.3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282万元,同口径增长4.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674万元,同口径增长34.5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9489万元,同口径增长11.98%;节能环保支出5104万元,同口径增长10.69%;城乡社区支出9420万元,同口径增长1.03%;农林水支出7083万元,同口径下降11.7%;交通运输支出3598万元,同口径下降11.94%;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7075万元,同口径增长92.36%;住房保障支出5889万元,同口径增长14.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14万元,同口径增长7.53%;预备费1000万元,同口径下降80%;其他支出24362万元,同口径增长2.90%。

    2015年市本级安排“三公”经费预算11581万元,    比上年预算减少769万元,同口径(下同)下降6.23%。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190万元,下降2.6%;公务接待费3577万元,下降5.9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7814万元,下降6.45%,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7614万元,下降3.17%。

    2015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3360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下降41%(剔除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的9项基金和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73360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63.30%。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870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下降9.09%;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60870万元,比上年预算下降67%。

    2015年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5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增长1733.3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55万元,比上年预算增长1000%。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万元,预算支出安排5万元,收支预算与上年一致。

    2015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697630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18193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652827万元,预算收支结余44803万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76712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17234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11574万元,预算收支结余65138万元。

    三、完成2015年预算任务的主要措施

    (一)用活财政政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落实稳增长、扶持小微企业、支持服务业发展等政策措施,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压减散碎项目和一般竞争性领域项目,整合资金支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和实施节能项目。不断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全力支持产业转型发展。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事业、服务业、循环经济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加大“三农”投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全面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保障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支持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土地出让收入的管理,支持地质灾害治理防治、土地整理、农田开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继续贯彻落实粮食直补、综补    政策,做好产粮大县奖励和粮油储备工作,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狠抓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三)完善投入机制,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完善针对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引导企业、个人和社会多渠道投资教育;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促进教育公平。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运用“PPP模式”支持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认真抓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认真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试点。落实好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制度,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等方式,吸引银行贷款、社会资本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和统筹利用。通过中央转移支付、融资租赁等形式,继续筹措交通建设资金,支持我市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改造等工程。巩固成品油税费改革成果,推动我市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城市出租车等五大行业的油价补贴工作。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预算绩效。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清理规范重点支出与年度财政收支增幅或GDP挂钩事项,改变先确定支出总额再填项目的做法;政府收支要全部纳入预算,明确以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障基金预算为内容的“四项”预算收支范围和功能定位,加大相互之间的统筹力度。二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弱化对收入预算的考核,促进税收依法征管;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试编三年财政规划,强化年度预算的约束。三是加大预算公开力度。规范预算公开工作流程,主动向群众、社会公开财政家底。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四是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将营改增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领域。五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六是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七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八是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五)坚持依法理财,全面提升理财水平。全面梳理、修订、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不断健全依法理财的制度体系,将全部理财行为纳入制度化轨道。依法组织收入,实现应收尽收。遵循收入预期性原则,坚持依法治税、依法征缴。严格预算约束,提高执行效率。认真落实市人大决议,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格预算执行主体责任,维护市人大批准财政预算的严肃性。加强财政监督,严肃财经纪律。构建嵌入业务流程的财政支出监督机制,落实“六权治本”要求,实行财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强化责任追究。深入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努力做到“三个压减”和“三个保障”,即:压减投向竞争性领域的资金;压减结余结转资金;压减一般性支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完善改革成本保障机制。   

    临汾市财政局局长 程明温


     

责任编辑:席沛钊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