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看广西如何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糖业“第一车间”的蝶变

2017-07-09 20:41:20 来源:广西新闻网

糖业“第一车间”的蝶变

——看广西如何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袁 琳

广西糖业生产成本高于国外,主要就是因为糖业“第一车间”——糖料蔗生产成本偏高。

2014年2月,广西启动“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试点;2015年,国家发改委、农业部联合印发《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广西蔗糖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3年的克难攻坚,如今八桂大地已有250多万亩“双高”基地。

据测算,按规划建成500万亩甘蔗“双高”基地后,广西每吨糖价中原料的成本有望降低200元,与国外基本持平,竞争力将大大加强。

三年克难攻坚 今朝形势大好

2016/2017年榨季,“双高”基地的农民收入比其他甘蔗地每亩增加1430元。这一数据直观地展示了“双高”基地建设的优势。

从2014年开始,广西在全国率先创新开展“双高”基地建设,无成功经验可循,无典型例子可鉴。

3年多克难攻坚,广西迎来了“双高”基地建设的大好形势。截至今年7月3日,全区“双高”基地建设完成253.4万亩,重点市县接近完成任务的一半。

行走在八桂大地,已经建好的几千亩甚至上万亩连片“双高”基地并不少见,在经历了“小块并大块”的蝶变后,“双高”基地田成方、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蔚为壮观。

土地的整划,为甘蔗高产高糖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投入应用,搭建起广阔而高标准的平台。与此同时,自治区财政资金为“双高”基地建设土地整治和水利化建设拨付率达到67.79%。

据统计,本榨季“双高”基地种植良种率达到86.7%。其中,我区培育品种达30%,而柳城甘蔗研究所研制的05-136又占到10%,自治区甘蔗研究所培育的39号、42号、46号等品种也都占据了较大比重。

耕作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新植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大型机收设备也由原来的不足50台增加到现在的162台,促进了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

经组织专家抽样测产,已建成的“双高”基地平均亩产达7.2吨,平均蔗糖分接近15.44%。

广西趁势而为,提出了力争在2019年全面完成全区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的目标,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交给的光荣任务。 


     
1 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巩鹏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