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敬义 付涛)去年以来,古县采用“五个强化”措施,重点解决基础党组织管党责任不实、组织功能不强、制度落实不严、队伍建设不优、基础保障不力等问题,取得了良好效果。
强化党建工作责任。该县全面推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进一步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工作职责。去年年初,县委、基层党(工)委、党(总)支部层层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年中,开展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面对面”专项述职;年底,评议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对重视不够、履责不力、管党不严、排位靠后的进行通报、约谈、诫勉,直至采取组织措施,形成层层抓落实、层层传压力的新常态。
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代表工作室作用,建立健全党代表提案、提议、调研视察、列席党内重要会议、学习培训和联系党员群众等制度。推进社区“三有一化”,引深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群众工作。深化非公经济党组织“双强六好”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两新”组织、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兴领域的党组织组建。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推动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转变作风。规范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使用,发挥其在农村党员群众教育中的作用。
强化基层服务载体。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重点推进“定查评”工作法,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落实‘定查评’工作法”工作平台,制订好三年规划和年度要办的实事。发挥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探索推广“民事民办”经验做法,通过发动和依靠群众解决群众问题,每个乡镇确定2项——3项“定查评”事项,采取“民事民办”解决。
强化基层队伍建设。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强问题的专项整治活动,着力解决党员政治意识、规矩意识、党员意识不强;不按规定缴纳党费、不按规定参加组织生活、不落实党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党员组织关系不清晰,存在“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等问题,稳妥慎重地处置一批不合格党员。同时,抓好“领头雁”和党员培训、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等工作。
强化工作保障提升。建立稳定的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支持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建设和便民利民举措,为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服务群众创造良好的条件。坚持“输血”和“造血”并重,鼓励农村党组织建设产业型党组织,培育发展型领头雁和创业型党员,达到班子增活力、集体增资产、群众增收入。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