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屯里镇:聚焦党建引领合力脱贫摘帽

2017-11-09 21:55:0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吉县屯里镇共有12个行政村,4224户、12241口人。目前,全镇已脱贫7个村,今年按计划要脱贫有5个村、324户、660口人。

  近年来,屯里镇按照全县“1236”战略部署和脱贫攻坚整体安排,紧紧围绕“抓党建、强三基、促脱贫”思路,坚持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发挥先锋作用、提升干部水平、检验工作业绩、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全镇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聚焦党建引领,合力脱贫摘帽,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严管党 合力打造过硬脱贫队伍

  “率先脱贫、共奔小康”,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这个“决定因素”和“中坚力量”。为此,该县统筹县、乡、村、组千名党员干部,打造一支敢于担当、能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做到干部跟着任务走,干部盯着困难上,干部朝着目标冲,在“四个从严”上下功夫。一是从严要求工作时间。严格按照每周“五天四夜”的驻村时间,实施白加黑、五加二、雨加晴,加班加点保障工作时间。二是从严要求工作程序。突出精准,严把程序,从会议到记录,从评议到公示,从规划到实施,从政策宣讲到落地生根,真正做到环环紧扣。三是从严要求工作进度。时刻绷紧进度弦,时刻沿着路线图,时刻咬定时间表,努力做到任务下达快推进、检查评估快整改、群众所盼快帮扶、政策落实快见效。四是从严要求工作纪律。严格按照《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督查问责二十条》,完善扶贫各党支干部队伍的请销假、考核考评、“四不两直”抽查、帮扶任务完成等制度,坚持干部每天一签到,每周工作计划,每周全体人员工作例会,每月座谈研讨会,每季度村级观摩学习交流会等。

  压实责任 夯实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脱贫责任的全面认领才能保证脱贫目标的整体实现。首先,认真履行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完善落实主体责任的“三清单一制度”,创新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实施“定查评”工作法,压实各党支部责任。按照贫困村脱贫退出的14条标准,把全年目标任务定实;按照一月一督查的措施,把工作落实情况查实;按照半年一评议的形式,把工作完成情况评实。今年,屯里镇12个党支部共确定“定查评”工作任务100件,其中,基层组织16件,基础工作71件,基本能力13件,目前已完成91件。

  二是实施“五亮一争”办法,压实党员责任。在全镇党员中,深入开展“亮党员身份、亮年初承诺、亮岗位职责、亮工作实绩、亮评议结果、争做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动员引导党员依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双带”作用,积极为全村脱贫攻坚献计出力,主动为群众致富增收带头引路。全镇共有438名有能力的党员参加了“五亮一争”设岗定责、公开评议活动。三是实施“三五治村”模式,压实各村能人的责任。抽调推选了各村有经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能人,采取五会管村、五方理财、五心育人的“三五治村”模式,完善了机构,确定了职责,调动了各村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化解了脱贫攻坚政策实施中的矛盾,理顺了一些遗留问题,从源头上治理了违规违纪事情的发生,激发了群众自力更生、立志脱贫的主动性。四是实施“八五五”工作机制,压实扶贫干部的责任。“八”就是“八个一”,即每村一本脱贫任务备忘录、每户记好一本扶贫手册、每月一天干部家访日、每名干部一张帮扶连心卡、设立一个全镇脱贫攻坚指挥室,一幅脱贫攻坚规划图,一张精准扶贫作战图,一套脱贫攻坚实施制度;“五”就是推行了五个一线工作法,即强基固本在一线落实,挂图作战在一线推进,工作作风在一线彰显,疑难问题在一线解决,扶贫成效在一线检验;第二个“五”就是为了攻固脱贫成果,提升扶贫效果,做好五个对接,即任务对接、政策对接、干部对接、活动对接、信息对接。

  多措发力 打好产业精准脱贫组合拳

  对照全县率先脱贫摘帽的任务要求、全镇脱贫攻坚“军令状”的细则内容等,在压力中承诺、在动力中践诺,精准施策、多措发力,打好组合拳。一是脱贫先立志,小康全凭路。

  立足屯里发展实际,提出了做强“工业、农业、旅游”三大产业,突出“脱贫攻坚、招商引资、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四个重点,实施“新型能源产业区、农业综合开发区、生态旅游康养区”三区创建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工程,采取支部引领、党员引路、典型带动、合作社扶持、群众跟进的抓党建促脱贫模式。二是扶贫先扶业,脱贫全靠干。牢牢抓住产业扶贫这一治本治策,按照全县“1+X”的产业发展格局,认真落实“五有”要求,推行了“一村一品一主体”,借力金融扶贫等方法,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突出融合一二三产业抓扶贫,以有机苹果和玉露香梨为基础,以油用牡丹、中药材立体套种为特色,以生态为依托,旅游为引擎,文化为支撑,创新为理念,富民为根本,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立体农业、体验农业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产业项目区建设内容为“一镇六区十园”,一镇:屯里镇创意农业精准脱贫示范镇;六区:金秋福果采摘区、十里浅水漫游区、山林徒步体验区、田园百花摄影区、生态富氧度假区、创意农业开发区;十园:苹果园、牡丹园、山楂园、樱桃园、柴胡园、玫瑰园、连翘园、生态园、垂钓园、油菜花园。全镇目前共建成有机苹果园区3个,占地57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4个,占地1700亩;油用牡丹基地2个,占地2000亩;中药材基地2个,占地2500亩;特色养殖场3个;农产品深加工销售门店13个;乐村淘电商服务平台5个;人祖山旅游景区一个;乡村游特色村庄4个;垂钓园3处;万亩生态游览区;丛林徒步游线路23公里等,参与产业发展的人数达全镇总人口的80%以上,其中共有386户,1334口人依托产业已脱贫,今年还将有112户,334口人将在产业发展中实现脱贫增收。三是扶贫先扶智,致富全在人。镇上成立产业帮扶党小组,将所有的贫困户进行分组分类,做到培训抓到产业上、帮扶帮到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形成产业帮扶网格化。今年共举办产业培训13期,创业培训6期,受益群众达1000余人。通过思想带动行动、活动影响行动,主要开展了“五个一活动”,也就是组建一支老干部扶贫政策巡村宣讲队伍;创办一个“小康百花园,我是那一朵”系列微信推送;评选一批“脱贫光荣”的致富先进典型;编演一台“脱贫成果”展示文艺节目;组织一次“支部+X+贫困户”的竞赛表彰活动。以此引领支部主动发力、群众立志脱贫,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努力实现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和进步。

  对标提升 巩固脱贫摘帽好业绩

  面对贫困村和脱贫村,要重点布局抓攻坚,全面对标求提升。截至2016年年底,该镇采取“三看、四账、一签字”的退出核查办法,三看,即看生活现状、看脱贫情况、看致富能力。“四账”,即给群众建账、帮群众算账、替群众记账、让群众认账。“一签字”,即由贫困户确认退出签字。全镇共完成了7个村、537户、1731口人的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由11%下降为3.8%。面对当前扶贫工作的“硬骨头”“深水区”“攻坚战”,该镇将严格对照脱贫标准,继续以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十大脱贫措施”为着力点,抓巩固上台阶,抓脱贫求提升。重点在“一率一度一详实”上下功夫。把握“贫困发生率”,确保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握群众满意度,确保群众对扶贫政策理解,对扶贫干部信任,对扶贫成果满意;把握工作印记详实,确保档案资料详细真实,公开公示告知及实,手册记录全面如实。努力实现屯里镇精准扶贫工作“三重三保证”目标,即对象精准重公平,保证扶贫不落一人;措施精准重产业,保证脱贫有门路,致富有出路;帮扶标准重持久,保证支部带领、干部包扶,群众奔小康。(段晓娜

  


     

责任编辑:姚建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