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专题晚会
临汾新闻网讯 9月23日,秋分节气,亦是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于矢志打造二十四节气文旅品牌的古县而言,意义非同寻常。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数千年前,勤劳智慧的先民就从大自然神奇的变化和天文气象中发明了二十四节气,指导了农业生产和生活,也成为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翌年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被编入了小学二年级课程,成为每个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依托千年历法
传承农耕文化
地处巍巍太岳山下、滔滔涧河岸畔的古县,相传帝尧在部落迁徙时,曾在长临古道观察节气物候变化,向当地的百姓传授天文历法、指导农耕节令。千百年来,古岳人民在这片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降雨充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鞠躬尽瘁,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留下了一篇篇不朽华章。迄今,古县一带还保留着许多和节气相关的民俗民风。为此,自2018年以来,当地推出了以“绿水青山二十四节气·时节如流美丽古县”为主题的活动,旨在传承千年历法和农耕文化,展示古县美丽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秋分这天,石壁乡石壁村委会前人声鼎沸,绿水青山二十四节气·时节如流美丽古县“秋分石壁庆丰收”系列活动开幕式在此举行。慷慨激昂的威风锣鼓表演,村民广场舞《小拜年》《欢天喜地庆丰收》/石壁中心小学的经典诵读《中华少年》、舞蹈《旗语飞扬》等文艺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现场气氛好不热闹。在“我的丰收我的节”摄影展区,多件优秀摄影作品展现着石壁人民的丰收场景。在特色农产品展区,来自全乡11个村的农产品得以集中亮相。五马岭村、上治村的远志、白芍、黄芩等中药材,胡洼村的核桃,石壁村的南瓜、茄子、西红柿、黄瓜、辣椒等特色有机蔬菜,以及三合村的花香蚂蚱、黄花菜等土特产悉数参展,吸引了游客驻足选购。
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姜涛认为,此次丰收节活动的举办以内容的丰富性展现了多样的丰收,在全面展示农民朋友享有丰富物质成果的同时,也让全社会更加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儿的产业、农民是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家园。正是在这一过程中,石壁乡特色文化旅游乡镇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这边高潮迭起,那边亮点纷呈。南垣乡陈香村文化休闲广场上,“秋分陈香庆丰收”活动正在进行。秋分时节的南垣大地,暑热消退,硕果累累,南垣群众载歌载舞,尽情地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资料显示,南垣乡全乡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万余亩,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粮、畜之乡的美称。今年以来,该乡为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加大农业调产力度,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小杂粮12000余亩、中药材4000余亩、特色蔬菜3000余亩。其中的陈香村自然风光优美,气候宜人,生态植被茂盛,是南垣乡的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商品集散地。近年来,陈香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做强本村产业发展实力,带动了全村农民致富奔小康。
赏山野田间美景、享乡村美好生活、品乡村民间美食,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主办方还将组织送戏下乡、书画写生、关爱残疾人器械发放、健康体检、农产品展销、农事体验等内容丰富的活动。
挖掘文旅资源
做深节气活动
二十四个节气,如二十四朵花,绽放在中国古老而新鲜的梦里,盛开在古县浓烈而执著的情里。作为农民丰收节的“压轴之作”,当晚在古县文体活动中心举行的二十四节气专题晚会,在回顾今年以来历次节气活动的同时,也使人们看到目前各个主办乡镇以活动带给文旅资源挖掘、梳理,继而打造“二十四节气”文旅品牌的不遗余力。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谷雨过三天,三合看牡丹”,谷雨时节,游客可以在石壁乡三合村观赏我国现存最大的野生白牡丹,感受牡丹的品格和风骨;“谢却飞絮日初长,立夏东池赏芍药”,立夏时节,“花相”芍药绽放迎宾,东池村千亩芍药盛开,在这里可以“唤醒乡村记忆、重走乡间小路、回味乡土气息”;“晴日暖风催夏意,小满养心党家山”,小满时节,在“嫦娥故里”党家山,可以品党家宴,聆听奔月传说,还可以感受自然;“绿水青山映仲夏,芒种祈福尧峪村”,芒种时节,则可以到尧峪村学习古法耕作,聆听帝尧传说,观天测影,祈福丰收;“绿树浓阴白日长,夏至漂流到五马”,夏至时节,阳光逐渐充足,天气转入炎热,五马湾避暑漂流开门迎客,在这里可以一同探寻“神仙洞”、感受“隋唐战鼓”、体会“夏九九歌”的魅力;“青山掩映夏渐浓,小暑伏藏钱家峪”,小暑时节,暑月炎天,骄阳似火,可以伏游钱家峪,感受树木繁盛、溪水清澈,祈福“龙神庙”,养生吃“暑羊”;“昼寻芳树绿阴中,大暑热留聆凤鸣”,大暑时节的“凤凰村”——热留村气候宜人,可以拜关帝、守初心、品美食、避酷暑,亲耳聆听凤凰啼鸣;“炎炎暑退茅斋静,立秋拾珍宝丰里”,立秋时节,在花果飘香的宝丰里,可以感受金秋的风韵,品尝丰收的喜悦,追寻自然瑰宝、拜谒名相之墓;“稻畦分影响江村,处暑红寨玉白菜”,处暑时节,天地生物硕果累累,红寨村“处暑六宝”等人来寻,红寨黄蜀葵送去爽沙果香;“秋空雁度青天远,白露凌云品核桃”,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凌云村的百年核桃古树成林,仰望一片核桃天,俯瞰一片核桃海,在这里可以寻访“核桃王”,祈福莲花洞,体验核桃采摘,品尝重八老席……
做大节气品牌
助力乡村振兴
品二十四节气,赏五千年文明;遍历特色乡村,擦亮节气名片;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美丽古县……当地的一系列试水之作充分激活了全县生态文旅资源,创新了文旅融合路径,在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探索中,可谓思路清晰,动作扎实。
正如二十四节气专题晚会片头读白所言,“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的物候变化、每一个节气都有每一个节气的民间习俗,我们在感慨岁月沧桑变迁的同时,恒久不变的是我们追求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心和古县乡村振兴的信心。”近年来,古县紧紧围绕“擦亮一张名片,做强两大产业,推进三城联创,办好四件大事”的1234工作重心,立足该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赏千年牡丹、讲相如故事、扬太岳红色文化”为主线,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牡丹文化、相如文化、红色文化,充分发挥以“绿水青山二十四节气·时节如流美丽古县”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精心打造了精品旅游线路,全面助力了乡村振兴。
记者 孙宗林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