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县联社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2019-12-05 09:05: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非常感谢古县联社,他们给我提供了6万元的扶贫贷款支持发展养鱼。现在,我的收入高了,生活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古县岳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宝锁激动地说。

  古县信用联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近年来积极探索金融扶贫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思路,找准扶贫资金撬动“支点”,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放大扶贫资金效益,通过直接式、带动式、产业式等扶贫方式,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取得良好成效。

  银农共进 立足“三农”直接扶贫

  古县信用联社回归本源,定位服务“三农”,借助乡村振兴的国家发展战略,利用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优化传统农户金融服务,支持“一村一品”,形成独具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真正把农村作为主阵地、大后方。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古县联社结合农户信贷需求,竭力做好小额信用贷款的评级授信工作,在全县信用社范围内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农信雪中送炭”活动,客户经理进村入户“大调查、大排查、大起底”,以贫困户评级、授信为方向,全面收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基础资料,对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信贷基础资料收集全覆盖,评级授信全覆盖,信贷合理需求全覆盖“三个全覆盖”。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该联社工作人员经常走访村委干部,向他们了解所辖区域内贫困村、贫困户的基本情况,通过与他们交流,了解贫困村、贫困户的范围,明确了方向;深入群众中去,挨家挨户地去看、去听、去问,摸清真正的贫困情况、致贫原因;在了解了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后,依据该联社的贷款扶贫政策,积极办理相关扶贫手续,一对一进行帮扶。

  截至2019年10月底,古县联社积极向种植核桃、小米、玉米等的农户发放购买种子、化肥、农机具等贷款,涉农贷款达到63718.31万元,占全部贷款总量的99.08%,全力支持农民增收致富。

  银企共建 扶微支小带动扶贫

  古县联社结合全面调查授信工作,为达到信贷准入条件的小微企业进行授信,建立小微企业资信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定期更新信息,进一步简化小微企业贷款流程,畅通小微企业资金发放渠道,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投放信贷资金,确保信贷资金及时到位,引导小微企业合理循环使用资金,同时采取差异化的定价办法,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资金难题。

  古县寿泉农业养殖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鲫鱼和鲤鱼等淡水鱼养殖和销售的企业,由于前期固定资产投资较大导致资金遇到困难,严重阻碍公司发展。古县联社客户经理在进村入户调研过程中,得知该公司的贷款意向,通过实地调研该公司的行业状况、抗风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权益结构、负债规模和对外担保代偿风险等因素,同意给予该公司490万元的信贷支持。这笔贷款不但支持了该公司的发展,还带动了在该公司工作的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并与10户贫困户达成玉米、青草饲料回收协议,可以真正实现“一企带多户”。

  古县联社自主创新的“1+1+N”精准扶贫模式,联手农业企业,充分发挥“金融资金助推、农业企业龙头带动、吸收整合贫困户劳力资源”作用,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工作,实现了“贫困户脱贫受益、村两委增绩创效、农信社助力增效、农业基地稳健发展”的良好效果。截至2019年10月底,该联社支持小微企业133户,贷款余额28478.9万元,其中小型企业贷款31户,贷款余额2000万元;个体工商户97户,贷款余额4729.73万元;小微企业主1户,贷款余额46万元。

  银政共筑 着眼地方包户扶贫

  为进一步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古县联社与县税务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出台银税贷款产品;为进一步立足“三农”、服务地方的职能和使命,还积极与县人社局合作,开通发行社保卡业务,为古县百姓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同时,古县联社组建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驻村工作队,通过驻村、下乡,全面摸清帮扶贫困户的生活、生产状况,形成“你有困难,我出对策”的帮扶局面。在元旦、春节向帮扶贫困户送米、面、油等慰问品和节日祝福;组织开展“金秋助学·农信圆梦”的爱心捐款活动,不断创新扶贫方法,强化扶贫成果。

  古县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任建文说:“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大扶贫力度,要变‘输血’为‘造血’,用‘授人以渔’的方式撬动扶贫资源,将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到户,用扶贫资金真正激活‘造血干细胞’,实现真正意义的脱贫。尤其是在扶贫小额贷款的发放上,严格按照政策和制度去执行、去落实,围绕‘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实时追踪、了解动态,真正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