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每当太阳升起,洪洞县境内距霍山最近的绿茵场地上就有很多矫健的身影开始奔跑、飞跃、射门,一个个足球在绿茵场地上飞来飞去……
这是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洪洞县山焦第一学校,场地上的孩子都是这所学校的学生。
在今年7月份的临汾市中小学足球比赛中,这所学校的足球队荣获全市小学组比赛冠军。
●营造足球氛围
2015年5月,当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的牌匾拿到洪洞山焦一校校长宋永刚手中时,宋永刚既兴奋又茫然。学校的硬件具备,有标准的足球场,已经开展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足球这个特色还是没有“特”起来。
宋永刚清楚,必须从建设校园足球氛围开始。
文化建设是第一位的。学校在绿荫草坪的周围设置足球板面,大篇幅渲染着一个核心内容“足球”,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来自足球的感染和教育。
激发学生兴趣非常重要,学校安排每周一、周四下午最后一节课作为每个班级的足球训练课。训练内容,按照学生年龄与身体素质循序渐进。一二年级足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灵感与兴趣,三年级以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足球训练,三四年级侧重基本技术,五六年级侧重战术,每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要求。
学校成立足球社团,社团成员遍布每个班。每个班成立自己的足球班队,没有加入足球班队的加入比赛啦啦队。把每一个同学都纳入足球的行列之内。学校根据足球社团开展情况以及足球比赛得分情况,对每个班赋分。
向家长宣传足球运动的好处,必须让家长看到孩子参加足球队后,身体机能、习惯养成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这才能给家长同意孩子参加足球队一个充分的理由。
学校排练了800名学生参加的足球操,整齐的动作、娴熟的技巧,让家长看到了足球带给孩子的活力。学校组织了多场别开生面的足球赛,参赛的一方是学生,一方是家长。学生们在赛场上表现出来的良好习惯、强健体魄,让家长现场看到了足球特色学校带来的明显改变。
●构筑足球梦想
王宁,洪洞山焦中学体育教师,足球专业毕业。宋晓冬,山焦电视台工作人员、足球教练。两个人都有着执著的足球追求和美好的足球梦想。正是这追求和梦想,让他们为山焦一校义务做足球教练,义无反顾帮助山焦一校发展足球特色。朱春丽,山焦一校体育教师,在王宁和宋晓冬的感染下,无怨无悔把精力投入到班级足球课和校园足球队的组织协调上。
把全校足球训练带入一个系统的、正规的循环轨道,是他们这三个人共同的愿望。带出一支高质量的足球队,打出足球特色校的牌子,是他们的更高追求。
组建学校足球队采取的是学生自己报名、学校进行遴选的方式,目前的校队有23名队员,包括1名女队员。为了创出品牌,王宁、宋晓东把节假日奉献给了足球场,无论三伏天的高温酷暑,还是三九天的风霜严寒,总能看到他们带队训练的身影。他们坚信,“我们的足球训练可以起到对学生养成教育的作用”。他们的付出很快就有了回报,现在的绿茵场上,学生物品摆放有序,队友之间相处和谐,训练场地卫生整洁,场地训练文明活泼。
●激活足球能量
山焦一校每学期有一个为期两周的校园足球赛。三年级至六年级,以年级为单位,循环比赛。这个两周循环比赛,激活了足球特色的能量源。
班队之间竞技较量,啦啦队加油助威。为班队的拼搏而呼喊加油,为班队的胜利而兴奋鼓舞,更多的足球热情被激活,更多的实战经验被积累,更多的班集体力量被凝聚。所有的一切,为这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造足了势、积蓄了能量。
循环赛制推进学校足球技术的提高。而外出打比赛更能提高校园足球队的实战技能。为此,学校足球队参加了洪洞县内校际比赛、赴安泽、翼城、孝义参加邀请赛,代表临汾市参加省校园足球比赛。众多的比赛锻炼了足球队员的技能,磨炼了他们的意志。
在今年7月举办的临汾市中小学足球赛比赛中,在小学B组项目中,山焦一校力克六所足球特色学校,六战六胜,挺进决赛,最终获得全市足球赛小学组冠军。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全市足球特色学校中响亮地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如今,在山焦一校上学路上,背着书包的足球学生已成为一道风景,足球场上,奔跑、飞跃、传球的剪影已成为学校的未来与希望。
足球运动带来的好处凸显了,学生身体灵活度增加了,小胖子减少了,生病感冒的减少了,学生学会感恩了,学会与同学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了……
宋永刚说,学校发展足球特色的潜力还很大,我们一定坚持方向,向更高水平迈进,让足球飞起来!(乔斌斌 董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