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9月23日,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主办的“我的丰收我的节”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活动在襄汾县燕村荷花小镇火热进行。丁陶大地的农民们敲响欢庆的鼓乐,感恩阳光雨露,祝愿五谷丰登,用“最初中国”特色献礼祖国,愿祖国硕果累累。
为何选襄汾
为庆祝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遴选出包括襄汾在内的70个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乡村举行庆丰收活动,由人民视频面向全国联动直播,百余家直播平台参与,这桌中国农民的“丰收大餐”为何要有“襄汾味道”?
襄汾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0万至20万年前,丁村人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创造了旧石器时代的丁村文化;4300年前,帝尧定都陶寺,观天授时,确定农时,制定历法,教民稼穑,陶寺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知道了什么时候春播秋种,什么时候酿酒做醋,开创了“最初中国”的农耕文明;在唐朝,襄汾因“襄陵多金(玉米),太平(汾城)多银(小麦)”,还曾留下了“金襄陵银太平”美称。
文明有传承,文化有延续。千百年来,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襄汾也留下了天塔狮舞、尉村跑鼓车、赵雄花腔鼓傩舞、东张阴阳鼓、襄汾烧饼等一大批包涵农耕文明基因的珍贵文化遗产。
进入新时代,襄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农”硬任务,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襄汾样板”,先后收获了“国家粮棉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山西省农业大县”“山西省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县”“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多个荣誉称号。
一系列的丰硕成果,让襄汾有幸在这桌大餐上拥有一席之地。
向祖国报喜
直播中,襄汾县几个“农字号”园区派出代表来到直播现场,向祖国报告丰收的喜报。
“我是来自山西尧京酒庄的商务部主管张贝贝,向祖国报喜啦!”年轻的声音充满喜悦与激情,“就在前段时间,我们的尧京加气桃红葡萄酒获得了2019IWGC国际葡萄酒大奖。这对我们又是极大的激励!”大家还在咂摸着红酒的香醇,来自林乡四季庄园的总经理张康又来报喜:“今年,在第三届山西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上,我们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喜获初创组一等奖,并将在十月份代表山西省参加全国的总决赛。几年来的创业历程,让我深深感到乡村振兴大有可为。我们的团队将继续努力,在乡村文化振兴上创造新的业绩!”掌声雷动中,万喜乐枣树合作社的总经理赵大凯、老关家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关志丰、农哈哈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王随寅、广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祁林也先后上台,向家乡父老、向全国人民汇报自己的成绩。他们站在台上一个个神采奕奕、信心满满,说不尽丰收的喜悦,道不完节日的欢乐。
近年来,襄汾新型农业主体异军突起,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担当。他们带着一份社会责任感,勤思、勤学、勤做,在各自的领域“破茧成蝶”。
为“家乡”代言
身在外地的襄汾人,也深爱着家乡的一草一木,他们情系家乡,关注着家乡前行的脚步。
薛保红是安徽工程大学体验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虽然早已走出襄汾,却一直心系家乡,为襄汾“最早中国”研学品牌的打造付出了大量心血。在2019农民丰收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从襄汾走出的薛保红教授来到直播现场为家乡代言,向全国推荐家乡。
王斌先后担任过新城镇三个村的“第一书记”,每到一处,都积极为所帮扶村的贫困群众举旗引路,他说:“我爱我的家乡,我愿意把它建设得更加美丽。在这个古老的土地上,一花一草、一果一树都是宝,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产品、来我的家乡做客!”
从襄汾县陶寺乡崇实村走出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李保国,常年致力于农业科学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是一个对土地怀有特殊情愫的人,“我的家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饶、物华天宝。在2019年丰收节之际,祝愿家乡的人民幸福安康、生活美满!”李保国的祝福情真意切。
几位“代言人”中,有一位特殊的“襄汾人”,常年驻守襄汾主持陶寺遗址挖掘工作,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几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和梦想都挥洒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热土上,他就是考古专家高江涛博士。遗憾的是,因为工作原因,此时身在美国的他不能回来参加这次庆丰收盛典,但通过电波给这片土地上最隆重的丰收庆典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我的工作单位虽然在北京,但我长期在襄汾县陶寺遗址从事考古工作,迄今已经将近15个年头,所以说我也算是襄汾人,已经和这片农耕文化的起源地紧密相连、不可分离。欢迎大家来襄汾陶寺寻找尧踪舜迹,感悟农耕文明。”
为节日叫好
“特别震撼!”谈及本次庆典活动襄汾县邓庄镇大邓村的小陈脱口而出,“庆典节目编排得特别好!既有远古的气息,又有现代的演绎,几位名人的‘代言’也很接地气,让人一听就知道襄汾是个令人向往的好地方。我希望我们县的农业发展得更好,我会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虽然当日气温较高,但是热情的群众在艳阳下坚持观看,一直舍不得离开,人群中,坐轮椅的老人王秀珍很是引人注目,她说:“这些年农村变得越来越好,我今年80岁了,越来越感觉到做农民的自豪,越来越觉得生活在农村真好!国家给农民过节,看了今天的节目很高兴!”
在农产品展销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品种丰富、包装升级,不再简陋土气。几位企业负责人热情地向群众发资料、做宣传,请大家品尝自己的产品。刚刚才在台上向祖国报喜的王随寅兴奋地说:“襄汾县有4个苹果主产区,全县有近10万亩苹果树,今年风调雨顺,产量在历年来最高,基本每亩苹果地的产量都在4000-5000公斤。农民丰收节为我们搭建平台,直播的方式让区域品牌‘襄汾苹果’在全国露脸,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民心头,发自内心的幸福感绽放在农民脸上,这丰收,是田野里硕果累累的庄稼,是圈舍里膘肥体壮的牛羊,是农家小院里金灿灿、红彤彤的果实,是一个个村庄崭新的面貌,是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的纵横交织,是家家户户洋溢在脸上的灿烂笑容。这丰收,来自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来自于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地生根,来自于广大农民的勤劳付出。
近年来,襄汾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着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广大农民群众靠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一个个农业品牌正在形成,一个个农业龙头企业正在崛起,乡村振兴的蓝图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全县人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唱响丰收的赞歌,并将继续精耕细作、勠力同心,携手做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襄汾,人和岁稔,仓箱可期!
记者 韩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