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和谐最强音
——霍州市创新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霍州市从实际出发,以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载体,发挥信息平台优势,始终坚持基础为先、防控为先、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在夯实基层、整合社会资源、强化队伍建设、创新机制体制上做文章,不断挖掘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丰富内涵,积极谋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特点和新思路,努力打造社会管理创新的亮点和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霍州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
构建三级平台 创新社会管理
2013年霍州市建立了以市社会服务管理指导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纽带,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为基础的三级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形成了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维护稳定为一体的工作平台。
以精细化管理作为基本要求,实施网格化管理。该市把12个乡镇(街道)、8个社区、199个行政村划分为236个网格,将“人、地、事、物、组织、舆情”全部纳入网格中,配备了236个网格长,全面承担辖区治安巡防、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等综合性工作,建立起“全面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置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工作架构和运行机制,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的良好的态势。
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作为根本目的,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帮扶渠道。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在全市构建起了三级信访诉求帮扶视讯平台,四级群众诉求帮扶体系,实行五级帮扶工作流程。建立了为民服务新体系,完善了市信访服务中心,在全省首家开通了网上接访和电话接访,各乡镇(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务室,在矛盾纠纷多发的职能部门建立了专业性调解组织。对各类社会事物按照“属地受理”、“权限办理”的原则实行逐级办理,尽最大可能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状态。对因权限问题解决不了的事项,实行逐级上报解决,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市、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各级帮扶中心、站、点共受理群众诉求帮扶信息100多件,全部得到了妥善处理,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增强。
以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管理科技化水平。该市综治办为乡村两级平台安装了大屏幕电视、配备了电脑,与中心进行了联网,236名网格长全部配发了3G手机。市、乡、村三级共筹措资金550万元,用于中心建设,特别是市财政一次性投资250万元,建立了高标准市级信息平台,形成全面覆盖、动态管理、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管理水平
在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运行中,该市综治办注重将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传统资源和信息资源都聚合到三级社会服务管理平台运行之中,加强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该市社会服务管理水平。
建立了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队伍。该市市、乡、村三级以综治队伍为基干,以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为依托,整合搭建了集体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维护稳定为一体的社会服务管理组织网络。市级设置社会服务指导中心,由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市综治办牵头组织协调,吸收全市各综治成员单位参加;乡镇(街道)设置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以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为主体,整合吸纳公安、司法、民政等基层部门参与;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设置社会服务管理办公室,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主要抓,综治专干具体抓;村和社区设置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由村(居)民自治组织为主体,大学生村官、治保主任、综治信息员、社团组织和社会工作志愿者为骨干。
建立社会矛盾排查化解队伍。市级建有信访服务中心,设置了领导接访室、督查督办室、调解核查室、接待处置室,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坚持市委书记周一、市四套班子领导轮流雷打不动的接访制度;乡镇(街道)设立矛盾排查中心,国土、住建、人社、环保、公安等十大部门设立行业性矛盾调处组织;村、社区设立民调会,村民小组和居民委员会设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室。
推进网格化 促进综治工作
在人力保障方面,目前,乡镇、街道综治专干已全部配齐到位。乡村中心采取了聘请、兼职的办法,并对人员进行了多次集中培训,确保了中心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在经费保障方面,在全市三级平台建成的基础上,2015年市财政把三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运行经费列入了预算。在物力保障方面,首先保证中心办公场所,采取乡镇配合中心的运行机制,成立了便民服务中心与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既整合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益。
截至目前,该市三级社会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正有力有序、有声有色地深入推进,着力构建了社会矛盾化解、实有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社会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信息网络服务管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等“八大体系”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下一步,该市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借鉴学习兄弟县市的好做法,进一步拓宽思路,再加压力,努力把霍州的社会管理创新做到更好,最大限度为社会服务,为建设幸福美丽新霍州谱写新的华章。(范韶华)
责任编辑: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