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蝴蝶谷之殇到底是何人所伤?

2015-07-07 15:16: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核心阅读:昔日义城村的蝴蝶谷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如今垃圾遍地,一片狼藉。义城村、杨家庄2000多村民赖以生存的饮用泉水受到严重污染……    

志愿者们从山上捡出成袋的垃圾。

    霍州陶唐峪义城村的蝴蝶谷山清水秀、景色宜人,她就像一块未被人工雕琢的璞玉,散发着大自然最原始的气息。今年5月,某媒体记者的一篇报道使得蝴蝶谷进入大众的视线,很多人慕名前来。短短数日,蝴蝶谷昔日的美好已经荡然无存。蝴蝶翩跹的河谷,被各种包装袋、酒瓶、纸屑充斥,不时还会看见饮料瓶漂浮在水面,更有游人直接在溪流中洗手洗脚,甚至随地大小便。由于此处山泉需要供应义城村和毗邻的闫家庄村两村的生活用水,加之本地水资源比较匮乏,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村民的生活。

    古老的义城村依山而建,村民吃山里的野菜,喝山里的泉水,一派田园景象。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小煤窑的数量激增,所需窑柱剧增,山上的树木被大量盗伐,原始森林被破坏殆尽,当地的水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本世纪初,义城村委会组织村民沿公路开建新村。新村建成后,商铺林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养老院先后在此建立,义城村逐渐成为陶唐峪乡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也成为周围村落的商业文化中心。村民们的视线开始转移,加上之后当地的林业部门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这片山水慢慢地被人们淡忘,而得以休养生息。

    今年霍州志愿者协会一名志愿者采风时来到这里,用自己的照相机记录下了蝴蝶谷的美丽风光,之后这些照片相继出现在很多霍州人的微信朋友圈。蝴蝶谷也慢慢的被人们所熟知。盛夏时节,这个不收门票的避暑胜地成了很多人举家旅游的好地方,很多家庭开车来到此地,他们带着工具前来烧烤,野餐之后,基本没有人会自觉地带走他们制造的生活垃圾。包装袋、啤酒瓶、烟头、纸巾等垃圾随着游人的增多也越积越多。进入山谷的游人,吃完喝完之后,更是把自己带的各种食品包装随手乱扔,跑的热了光想着自己凉爽,在河里洗手、洗脸、洗脚各种洗。遇着想要上厕所了,就找个人少的地方,随便如厕。

    半月之后,当霍州志愿者协会的会员再次来到蝴蝶谷的时候,这里的脏乱让他们也很感慨。他们与当地的驴友组织了一次垃圾清理。该协会的副会长陈先生告诉记者:当日,我们三十余人,用时四个小时,清理垃圾整整13个编织袋,一路上我们都在不停地对游人讲要把垃圾带下来。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听。我希望游客游乐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建议在蝴蝶峪隔段设立垃圾点以便于回收和捡拾。”该会会员尤先生自己花钱给山谷里设了一块牌子,他表示:这里的污染实在太严重了。虽然我们捡了很多袋垃圾,但也没能全部捡完。不过我们在山谷里设立‘垃圾回收,保护地球’的牌子,还是有效果的。”

    记者看到,虽然在进山口竖着“青山助人寿,绿水悦人情”的牌子,义城村村委在这里安排了管理人员,也在一些地方安放了垃圾筒,但收效甚微。以前,游客上山之前,管理人员就会提醒,把自己的垃圾带下来,不要随便扔,得到的回答却是:这又不是你的地界,我想怎样你管得着吗?”为此,村里专门制作了“工作证”,管理人员娟娟告诉记者,每次看见有人上山都会不停地重复一句话,一定要把垃圾带下来。”好多人都说:“我们都是有素质的人,不会乱扔垃圾的。”可正是这些所谓自称有素质的人,把这个供应两千多村民和近千名学生饮水的唯一水源给弄得残败不堪。甚至连游客都提醒村民,别喝山里的水啦,实在太脏了。”夏季,垃圾发酵快,细菌传播得也快,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会导致水源严重污染,给这里的村民和学校的孩子带来健康安全隐患。

    在此,记者不禁想问,当那一抹盎然的生机又悄然回归的时候,这片山水又以美丽的姿态被呈现在世人眼前。“助人寿”的青山和“悦人情”的绿水又得到了人们怎样的回报?蝴蝶谷,成了义城村民的伤,也会成为慕名而来游客的伤,更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伤。医伤之道,不仅需要村委会加强对游人的宣传教育,也需要村民敢于对身边的不文明现象说不。同时,也希望游人能够自查自省,坚守道德底线,为身边的子女做一个榜样,为子孙留一片蓝天碧水。更加需要水利、环保、林业等相关部门能够各司其职加强监管,并出台相关办法,能还人们一片绿水青山,使蝴蝶谷成为名副其实的蝴蝶之谷。不要让“封山育林”的标志成为摆设,不要让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成为一句空话,不要让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法成为摆设。闫晏宏


     

责任编辑:秦芳媛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