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残疾人工作发展纪实

2015-05-19 09:30: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你只要站在演讲台,你就赢了别人,战胜了自己。”就是这句话让吉县残疾人葛丽娟有足够的勇气站上演讲台。那一次,演讲很成功,她开始变得自信,对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其实,我也可以活得很精彩!”2010年,吉县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提出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培训可以改变生活”的口号,本着这样的工作原则,该县残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苹果提质升级、旅游彰显优势、工业快速崛起、城建夯实基础、民生稳步改善、依法规范管理”的六大突破,号召残疾人积极投身到建设“吉县梦”的队伍当中,并参与各种社会技能的培训,促进了全县残疾人康复、就业、扶贫解困等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14年,中国残联――英国隆纳济世助残农村贫困残疾人经济融合发展项目落户到吉县,成为全国5个项目试点县之一,使该县残疾人进一步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同时,对200多名青壮年残疾人文盲进行了脱盲教育,以“亲情一家人”优质化服务为保障,为3359名残疾人量身定制了优质化服务卡,优质化服务率达到了62%。该县探索出了一条扶助残疾人的新模式,进一步推进了全市残疾人工作。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
    “大部分残疾人都存在着自卑心理,解决残疾人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融入社会的意愿。中国残联――英国隆纳济世助残农村贫困残疾人经济融合发展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吉县残联的理事长张登飞对记者介绍。
    中国残联――英国隆纳济世助残农村贫困残疾人经济融合发展项目主要涉及两方面内容,第一启“志”,对残疾人进行软实力培训,实现残疾人自信心、人际关系、康复保健、生活自理、工作环境融入等能力的提升,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二习“智”,该项目为残疾人职业培训提供了一个新模式――民生资源中心模式。根据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意向为残疾人提供符合个人需求的培训和支持,使残疾人有机会开展他们所选择的生计活动。
    记者在吉县县城的一家小型理发店看见,冯三小正在为顾客设计造型,虽是正午时分,店内却挤满了人,“大概半年前,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了解到残疾人可以免费到临汾残疾人职业培训学校学习理发,起初只是想试试,结果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基本掌握了理发的各种技巧,今年年初,隆纳和县残联给予了5000元的创业资金,我终于开了一家自己的理发店。”由于价格便宜、服务周到,冯三小的理发店吸引的回头客越来越多。

    “扫盲”行动进村入户
    “这个2块,给你找18块……”吉县屯里镇回宫村的一个小卖部内,张建红正忙着给购买食品的小孩子找零钱,他的语速很慢,说话有些吞吐。虽然整个肢体动作很不协调,但是准确无误地为顾客找好了零钱。
    在小学二年级,张建红因病导致无法行走而辍学。2012年,张建红被列入该县青壮年残疾人扫盲活动,以农闲时定点培训为主,由于他行动不便的特殊情况,无法去指定地点学习,县残联采取“送教上门”的方法,把知识送到家,把温暖送到家。现在,他已经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算数和生活用字。2014年,在该县残联和社会各界的多方协助下张建红的小卖部开了起来,解决了他的基本生活问题,还帮助他树立了自信,让他能够更好地融于社会。
    2012年,该县对全县200余位残青壮年、残疾人进行脱盲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学习教育部涉及基础教育的《读与写》《数与算》《知与能》三本书,在教学内容上采取因人分类施教、划区分片按主导产业施教、依托资源优势施教三种方法进行教学。通过集中办班与送教上门,包教包会与志愿者助残等办法,力争每个乡村学员识字都能达到1500字,城镇居民识字能够达到2000字。让学员们能够读懂浅显易懂的报刊、文章,能够记录简单的账目,能够书写简单的应用文字。同时,定期组织他们考试,通过考试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巩固学习的成果。

    “标准化”打造优质化服务
    为全县15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为90余名适合佩戴助听器的残疾人免费配装了助听器,为重度肢体残疾人配发轮椅100辆……这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帮扶得益于该县开展的“亲情一家人”优质化服务项目。
    2014年,吉县开展了“亲情一家人”优质化服务活动。了解残疾人的所想、所盼、所需、所求,然后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实施个性化亲情服务。通过宣传营造气氛,积极向各乡镇传达“亲情一家人”工作精神,通过电视台、手机短信平台等在全县范围内宣传造势。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成立入户调查小组和监督小组,确保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以及服务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定期召开讨论会,对调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并对调查的情况汇总整理。
    截至目前,该县登记并录入系统的残疾人有6551人,制定优质化服务卡3356人,落实优质化服务2387人。同时,该县残联不定期对残疾人生活情况进行回访,及时更新信息,了解残疾人的诉求并予以援助。(段小婷 安月琦)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