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80%的果园在盛果期已完成套袋管理

2015-06-12 09:53:12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近日,笔者在吉县城北垣万亩苹果基地采访时,看到果农们正在给苹果果实套装专用纸袋。果农李彩珍说:“苹果刚开花时,就要对果树进行疏花,掐掉多余的花朵,一簇花只留一两朵;到了挂果时,还要疏掉多余的果实,一簇花只留一个果实,保证果实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吉县发展苹果产业基础良好,已有30多年历史。历届县委、县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咬定苹果产业不放松,苹果面积已发展到28万亩,年产量16万吨以上,产值达到8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6000余元,已形成产、加、贮、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苹果产业在吉县达到了“五个80%”,即苹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4.8%,苹果种植村占行政村的83%,果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88%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82%的农民是果农。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盖房子靠的是苹果,购家业靠的是苹果,娶媳妇靠的是苹果,买房子、买汽车靠的是苹果。”今年,吉县抓紧国家、省、市实施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百万亩有机苹果产业化项目、全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项目、百企千村产业扶贫开发项目、临汾西山优质水果干果百万亩特色农业基地建设项目的有利机遇,加快苹果提质升级步伐。全年计划完成苹果品种改良1万亩,人工授粉1万亩、黑膜覆盖1万亩、节水灌溉1万亩、简易水肥一体化配套果园1万亩、减密间伐1万亩、标准化示范园1万亩、推广苹果自然灾害保险2万亩、技术培训2万人,精心打造兰村垣优质苹果示范园区。

    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吉县采取六项具体措施:一是突出科技创新驱动,加强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推进新技术研发推广应用;二是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依法规范农资市场和各类培训活动;三是加强果园水、肥、路、电、防雹网等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果园生产条件;四是持续开展品牌创建活动,组织参加各类展评活动;五是创新苹果营销模式,推行“股联网+苹果”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升吉县苹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六是鼓励县内外资本进入苹果产业化领域,开发生产有机苹果、宣传推介有机苹果、高端营销有机苹果,实现“有机”优价,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6月上旬,天气异常炎热,可对于吉县2万余户果果农来说,正是给苹果套袋的好季节。在苹果主产区的城北垣、社堤垣、兰村垣、勒马垣等十大垣面上,随处可见正忙碌着果农们的身影。为了生产出优质苹果,吉县果农们给苹果树实行“计划生育”。也就是人为控制苹果的挂果量、品质等指标。据说,苹果从开花到采摘装箱销售,需要24道工序,哪一道对果农来说,都马虎不得。据吉县果业部门介绍,目前该县进入盛果期,约有15万余亩苹果全部进行套袋管理,截至6月10日,全县80%的果园已完成套袋。(陈健翔


     

责任编辑:刘静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