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苹果文化让我们村沾了光发了财

2017-05-22 09:39:3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春华秋实

——吉县以旅游促发展纪实

  临汾新闻网讯 “真没有想到,4月16日这一天,来到我们上东村的人有2万多,车都堵了5公里,县里举办的苹果文化旅游活动真是太好了,让我们村沾了光、让村民发了财”。回想起“果花映秀、探春吉州”活动,吉县吉昌镇上东村村委主任曹旭亮感慨地说。

  吉县拥有举世闻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抗战时期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旧址克难坡、人类婚育文明的起始地人祖山和风光秀丽的管头山等众多的旅游资源;拥有28万亩优质苹果,出产的“中华名果”屡获金奖,是著名的“中国苹果之乡”;拥有120万亩林地和47.2%的森林覆盖率,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拥有100亿吨以上的煤炭储量和1000亿立方米以上的煤层气储量以及丰富的风力、太阳能、水能源,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商机。

  为了进一步提升吉县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色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与旅游、苹果、生态产业的深度融合,引导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吉县举办了“春华秋实”苹果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果花映秀、探春吉州”活动,开创了全域旅游新局面。

  一个思路: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吉县认真贯彻“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345”战略目标,确立了“1236”战略部署。在旅游产业发展上,从县委、县政府,到广大干部群众,都认为发展全域旅游正逢其时。

  县委书记郝忠祥说:“在倡导发展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再接再厉,突出‘中华根·黄河魂’品牌打造,推动全县旅游向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努力打造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县委副书记、县长崔绍民说:“发展全域旅游要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相互支撑、相得益彰,增强全域旅游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吉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具体措施:加快体制机制改革。设立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壶口景区实现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推进壶口景区公司化、专业化、市场化运营;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大圪塔至克难坡、人祖山至管头山旅游公路,拓宽改造管头山、人祖山路口至壶口段道路。整合资源,联动发展,把壶口、克难坡、人祖山、苹果观光园区连在一起,形成县内旅游循环圈。加快壶口景区5A级、人祖山景区4A级创建工作。实施两个乡村旅游富民项目,在基础较好、特色明显的乡村探索发展观光农业、生态体验、农家美食等乡村旅游。优化旅游环境。全面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出游安全,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不断完善旅游要素功能,扩大景区绿化面积,扩建停车场,增设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等公共设施。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人祖文化,在旅游中彰显文化魅力。

  全县上下思想高度统一,发展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围绕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的目标,抓住被确定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和全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的机遇,下大功夫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

  一条主线:苹果+文化+旅游

  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吉县苹果”,来自于得天独厚的环境。吉县被国家农业部专家评定为中国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全县苹果面积已达到28万亩,年产苹果18万吨,产值8亿元,果农人均果品收入7500元,苹果产业实现了“4个80%以上”:苹果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苹果专业村占总行政村的80%以上,果农占农业人口的80%以上,果农人均果品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苹果产业已成为吉县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脱贫攻坚的支撑产业。

  吉县有79个行政村,其中72个村以苹果种植为主导产业,吉县的果农有2万多户。走在吉县的垣面上,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有一位作家曾写道:“果园风景最美的是春天。当果树枝条上刚冒出新芽时,果花却抢先开放了,绿叶粉花,煞是好看。”

  吉县策划了果花观赏、苹果采摘、果园里民俗文化演艺、全域乡村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春华秋实”苹果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该县把村子当景区来改造,打造了吉昌镇上东村、屯里镇太度村、柏山寺乡西岭村、东城乡社堤村等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文化娱乐、饮食文化、果品采摘、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民俗村、旅游度假村和休闲农业园区。在上东村休闲农业园区,果园里设置了卡通人物、仿真苹果树造型、风车长廊;在太度民俗村,由村民演出的乡土味道的文艺表演、丰收秧歌和婚俗表演引人注目;西岭村设置在森林中的徒步线路,让徒步爱好者们体验了在“天然氧吧”行走的乐趣;窑渠村设置的开心农场提供了体验农耕、回归田园、休闲娱乐的天地。

  东城乡党委书记李敖升说:“去年利用国庆黄金周,举办了苹果采摘节,共带动4个村158户323口人实现人均增收500元的经济效益。今年4月中旬的10天时间内,来东城休闲农业园区赏花的游客达5000余人次。”

  一项活动:一棋带来满盘活

  吉县的“春华秋实”苹果文化旅游系列活动之“果花映秀、探春吉州”活动的成功举行,带动吉县全域旅游风生水起,渐入佳境。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花开吉州”开幕盛典、“春华秋实”花海摄影邀请赛、“文坛体悟”名家采风活动、“漫步林荫”徒步健身活动、“相约吉州”团体有约活动、“韵动吉州”民俗田园演绎、“地道乡味”美食大赛、“全球展望”苹果高端论坛、“携手共赢”经贸洽谈推介签约会。

  柏山寺西岭村是一个仅有60余户的自然村,村里风光别致,大自然造就的神奇梯田,人力编织的防护林带,孕育了西岭优质连片果园。园区南眺视野开阔,北依丛林茂盛,为全县最佳果花观赏区。

  活动的开幕盛典就选在西岭举办,开幕式上,文艺爱好者纷纷登台,舞蹈、独唱、旗袍秀、干板、歌舞、非遗民俗表演、音乐花鼓、广场舞、民歌对唱、省级非遗唢呐表演等文艺节目,吸引了上万游客前来观看。

  前来参加开幕式的摄影家、作家及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漫步西岭村抗战工事遗址、刺槐林、知青小院、农耕体验园和西岭花海,品尝了西岭农家饭。山东来的游客张先生说:“登临西岭观礼台,春风拂面,果花飘香,心花怒放,心海荡漾,真是风光无限好。”

  在东城乡社堤村的苹果园里,却是另一番风景,在繁花似锦的果树行间,摆放着十多台古筝,打扮得如同花朵般的孩子们弹出美妙的乐曲,随着音乐,几位老人打着太极拳,此情此景,让人恍入仙景。

  屯里镇太度村从去年开始,就着手打造“厚川味道”,依托村落,着眼于民俗风情,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以美食、文化活动为主,配以徒步线路、健康养生功能服务,成为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好去处。

  活动的开展和媒体的宣传,仅为期6天的苹果文化旅游活动期间,上东村开设农家乐8家,特色小吃摊点33家,接待游客达3万人次,235名群众参与其中并受益。

  看到旅游活动带来可观效益和美好的发展前景,上东村村委主任曹旭亮表示,要下功夫把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好,配套好,让村民更多的受益。(陈健翔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