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五举措“做实”脱贫攻坚大文章

2018-07-16 09:15:22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临汾新闻网讯 前不久,73岁的吉县柏山寺乡西掌村贫困户张委章老两口喜迁50平方米新房,去年他种植了2.5亩苹果、2.5亩花椒共收入1.2万元,顺利实现了脱贫。张委章自编的顺口溜在村民中广泛传颂:“旭日东升红艳艳,西掌旧貌换新颜;移民新村齐整整,精准扶贫喜乔迁;彻底告别土窑洞,乔迁新居安如山;感谢伟大共产党,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年,吉县在全市率先实现脱贫摘帽,这是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的既定目标,也是向全市人民的郑重承诺。2002年吉县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2年被列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区。2014年,吉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1个,贫困人口10246户28647人,贫困发生率为31.7%,脱贫任务艰巨。如何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吉县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狠抓一个“实”字,动员全党全民之力,谱写了脱贫攻坚的“求实”篇章。

  产业做实。群众要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源头活水”,是“支撑载体”。吉县是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是“中国苹果之乡”,苹果是吉县的一张“名片”。发展苹果产业三十多年来,该县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历经引进推广、规模扩张、提质升级“三大阶段”,推进苹果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全县苹果已达28万亩,年产22万吨,产值将近10亿元。在吉县,抓苹果就是抓脱贫致富,抓提质就是抓农民增收,苹果成了吉县农民脱贫的“主要依仗”,致富的“主导产业”。苹果产业的蓬勃发展,累计带动了全县80%的农民、近8万余人,依靠苹果脱了贫、致了富。2014年以来,通过合作社带动、入股流转、全程服务等方式,累计带动脱贫2.3万人。同时,吉县依托“绿色生态、壶口旅游”的品牌优势,因户施策,多元发展,引导农民从事造林绿化,发展乡村旅游。支持农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花椒、核桃、小杂粮等特色种植、畜禽养殖和光伏等多种产业,促进全县剩余20%农民实现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苹果+X”的产业扶贫新路径。

  责任压实。肩上有担子,才能蹄疾步稳,干劲足。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吉县层层压实责任。一是强领导。书记、县长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和指挥部总指挥长,以上率下,抓统筹;县委常委和副县长,分别担任8个乡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推进工作,抓协调;人大、政协成立督导组,进村入户,抓督导;县直各部门“一把手”带领本部门、本单位全体人员,走访慰问,抓帮扶;派出13支攻坚小分队,进驻重点难点村,排查问题,抓化解。二是强责任。该县制定了脱贫攻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县、乡、村三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夯实责任,层层抓落实。三是强督导。制定出台了《脱贫攻坚督查问责实施意见》和《脱贫攻坚负面清单二十条》,组织4个脱贫攻坚督查组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帮扶工作一天不完成,工作队员一个不撤出;扶贫产业一天不见效,帮扶工作一天不松手;贫困户一天不脱贫,帮扶责任人一直不脱钩”,形成了领导力量统筹、部门力量整合、干部力量集中的脱贫攻坚合力。

  过程务实。脱贫攻坚,靠的是扎扎实实的奋斗,兢兢业业的帮扶。该县以扎实的拼搏过程来赢取丰硕的脱贫成果。一是坚持精准识别。组织8个调查组和1个工作组,开展了建档立卡“三个回头看”,加强动态调整管理,坚持“户申请,村内民主评议和公开公示,乡镇核实公示,县级审核公告”,精准识别,精准建档。二是坚持精准投入。坚持什么弱就补什么,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43亿元,整合涉农资金3.36亿元,大力完善“水、电、路、网”等配套设施,固底板、补短板,全面夯实脱贫基础。三是坚持精准扶志。倡导基层开展“五子”孝老敬老活动;启动了“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倡导群众“谢绝滥邀请,回绝高礼金,杜绝陋习俗”;组织拍摄微电影,选树致富典型,扬正气、聚人心、鼓斗志,充分调动群众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激活“内因”,拔掉“懒根”。四是坚持精准退出。制订了《吉县贫困退出工作方案》《贫困退出验收方案》,严格对照退出标准,严格履行退出程序。从建档立卡,到政策落实,直至公示公告退出,都做到了全程公开。

  政策落实。脱贫攻坚,推进政策精准落实、全面覆盖是关键。吉县建立了“1+3+N”的政策支撑保障体系,即“以《吉县脱贫攻坚2016-2017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为总纲,以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社会保障扶贫为重点,以各行业政策落实为支撑”,围绕2017年脱贫摘帽总体目标,推进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扶贫应扶尽扶,所有建档立卡人口健康扶贫实现“三保险三救助”和“136”政策全覆盖,农村低收入群众和特殊困难深度贫困人口低保、五保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交通、水利、电力等各行业、各部门脱贫攻坚政策全面落实,为全县贫困退出夯实了基础设施,提供了公共服务,群众致富有了“政策保障”。

  结果真实。脱贫攻坚四年多来,全县干部群众合力攻坚,各级帮扶干部冒严寒、顶酷暑,抢晴天、战雨天,舍小家、顾大家,哪里问题多,领导到哪里;哪里困难大,党员到哪里;哪里矛盾突出,干部到哪里,走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练就了“敢于吃苦、敢于较真、敢于碰硬”的脱贫攻坚精神,推动全县6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实现减贫28219人,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0人,贫困发生率降为0.32%。吉县脱贫攻坚的各项成果和经验做法,在全省贫困退出对标提升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了展示,在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会议上进行了交流,脱贫成效引起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全省脱贫工作成效考核中,吉县综合评价位列36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首。(蔡惠中 王彦章)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