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联社:金融扶贫“贷”来好生活

2019-09-12 09:24:11 来源:临汾新闻网

  临汾新闻网讯 9月5日,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乘车来到了吉县文城乡房村,汽车拐到村前,眼前的景象让记者眼前一亮: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房屋、整洁的道路,让人难以想象这是离黄河不远的深山中。记者在村中见到刚从果园劳动回来的村民白福平。“我都想不到,我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非常感谢党的政策,也非常感谢吉县联社的帮助。”他高兴地说。白福平以前是建档立卡的贫苦户,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日子过得紧巴巴。吉县联社在进村入户调查中,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得知他有发展果园种植的想法,经过评定决定对他发放金融扶贫贷款。白福平说:“吉县联社给我及时发放了5万元的金融扶贫贷款用于苹果种植,我用这笔钱购买了肥料、农药,为苹果套袋、浇水,苹果有了好的收成,现在我的生活是步步高升。”

  吉县联社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出了符合县域贫困户脱贫实际的金融扶贫模式,把实实在在的“真经”送给贫困户。吉县主导产业为苹果产业,80%以上的农户从事苹果种植,为了使更多的贫困户依靠特色产业带动发家致富,吉县联社推出了扶贫贷,专门向符合“四有两好”(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意愿、有贷款意愿、有收入保障、信用观念好、遵纪守法好)的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内、期限3年、免抵押、免担保以及贴息的贷款,使有合理信贷需求的贫困户实现“有需即贷,马上就办”,实现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一次授信、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

  吉县联社大力发展“金融+特色”产业,为贫困户拓宽致富路。“3+1金融扶贫”是由人民银行、农信社、涉农企业三个主体签订三方合作协议,由涉农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苹果购销协议、物资(农药、化肥、果袋等)供应协议或劳务用工协议并实施帮扶后,吉县联社再对该涉农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致富情况进行核实,然后确定为该企业发放从人民银行申请的扶贫再贷款,通过涉农龙头企业针对性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帮扶,进一步拓宽了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帮扶渠道。

  大山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是吉县苹果收储、销售的龙头企业,建有储藏规模达1万吨的恒温库和相配套的各种设施。记者见到该公司董事长张卫平时,他正在指挥员工装运苹果发往外地。提到吉县联社,他感慨地说:“没有吉县联社的支持,我的企业就不可能发展到这么大。我在1990年时租了一个小门面卖苹果,到2003年的时候成立公司,再到现在建起恒温库、宾馆,固定资产达到六七千万元,每一步都离不开吉县联社的信贷资金支持。从一开始的50万元贷款发展到现在的1600多万元的贷款支持,让我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大山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县域农户的苹果销售,还安排了20余名贫困户进入公司工作,带动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吉县联社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上,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工作的主力军、金融扶贫机制的推进者、贷款资金的提供者”的角色作用。在扶贫工作中,该联社结合县域产业结构和贫困状况,制定了金融扶贫工作的长规划与短计划,并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时间进度、工作要求,有力推动金融扶贫工作的开展,并实施督查考核,联社分管领导定期和不定期对网点的金融扶贫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金融扶贫工作稳步向前。

  截至8月末,吉县联社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6820.81万元;发放单位精准扶贫贷款17381万元,占全县各金融机构单位精准扶贫贷款发放总额的100%;发放个人精准扶贫贷款7394.32万元,累计向33家企业发放扶贫贷款3808万元,目前,这33家企业已与5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劳务用工帮扶协议和苹果购销协议,形成了农信获利、企业受益、贫困户增收的三赢局面。

  记者 刘文军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