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县提升金融扶贫“贡献度”

2017-01-19 09:13:39 来源:临汾新闻网

吉县提升金融扶贫“贡献度”

累计发放“三农”信贷资金3.65亿元

  临汾新闻网讯 近年来,吉县把金融扶贫作为撬动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的重要杠杆,引导全县各金融机构,围绕县委、县政府脱贫攻坚战略规划,主动作为、破解难题,精准施策、解决短板,累计发放“三农”信贷资金3.65亿元,为贫困户提供贷款1094.53万元;建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81个,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0余人,金融支持对苹果主导产业贡献度达40%以上。

  建平台、聚合力,在帮扶目标任务上解决帮扶谁的问题。为攥紧辖内各金融机构助力脱贫攻坚的“拳头”,该县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吉县金融助推精准扶贫工作服务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各涉农金融机构在扶贫攻坚中的主要职责和社会责任;适时监测信贷投放、创新产品、利率、基础金融服务及金融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评估,坚持季度通报,共推送报告36份。在金融机构中选派了69名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驻村包联。同时,人行吉县支行与县扶贫局等职能部门积极对接,签订合作协议,采取“挂图作战”方式,了解贫困人口分布状况、脱贫目标及各职能部门扶持方向、项目、区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做到底子清、措施准、数据实。农村信用社聚焦“一户一档”,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金融服务需求,设计了6大类31项指标的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档案,对全县51个贫困村、7621户进行了摸底登记,理清了金融扶贫措施。

  精准聚焦,在帮扶项目措施上解决怎么帮的问题。人行吉县支行会同县财政局、扶贫局、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签订了《精准扶贫信贷支持合作框架协议》。县扶贫局分别在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注入500万元和300万元的风险补偿金,人行吉县支行和县财政局作为监督方,负责督促金融机构信贷资金8倍的放大效应和涉农贷款比例的投放,优化吉县“扶贫资金+金融资金+合作社+贫困户”精准扶贫模式,对贫困农户发放不抵(质)押、无保证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的“富民贷”。农村信用社推出精准扶贫贷、产业扶贫贷、强农贷、富民贷、仓储贷等信贷品种,上门服务,简化贷款手续,向“十大龙头企业”“百片苹果园区”“千个精品果园”“万户专业果农”实现点对点精准服务。近年来,全县累计发放“苹果仓单质押贷款”1077笔、9.28亿元,带动18276户农户参与产业生产,家庭年均收入4万元以上。

  破难题、补短板,在帮扶方式方法上解决帮什么的问题。按照“因地制宜、由点到面、示范带动”的原则,该县引导、鼓励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与电商平台合作,开创了“服务站+淘宝店”新模式。截至目前,共设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81个,行政村金融服务站覆盖率为100%,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不断优化金融信用环境,为全县85%以上的农户建立了经济档案,为70%以上的农户进行了信用评级,推动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王彦章)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