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驻村 单位定点帮扶 金融重点支持 财政资金倾斜
大宁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
临汾新闻网讯 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去年以来,大宁县立足实际,在行政保障措施上大打“组合拳”,有力地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
“第一书记”驻村。2015年8月,大宁县实行了“第一书记”全日制驻村制度。一年多以来,87名“第一书记”按照“形象第一、魄力第一、追求第一、业绩第一”的目标要求,切实扛起“第一”职责,并以新理念、新技能和新方法,抓支部建设、抓主导产业、抓基础设施,打开了脱贫攻坚新局面。据统计,87名“第一书记”一年多时间给任职村委引水和维修水利工程33处;整修道路87公里;带领村民发展苹果产业1700多亩;发展大棚蔬菜187亩;发展养殖业342户,协调解决贷款680万元;为村和村民解决实际问题达400多件。
单位定点帮扶。在县四套班子领导定点包乡镇的同时,县直机关确立了87个单位进行定点帮扶,并实行和“第一书记”任职村委相对应,给“第一书记”提供有力的力量“支撑”和后勤“保障”。加上省、市帮扶工作队全县定点帮扶单位达到了110个,实现了全覆盖。这些单位帮扶以来,依据“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对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案和“分类归队”,制定了《脱贫攻坚方案》,明确了帮扶思路、帮建项目、帮建资金和帮建目标。据统计,帮扶单位入村后,共筹措各项资金770多万元,实施大小项目60多个。
联社重点支持。县联社积极主动服务地方脱贫攻坚,多次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落实合作意向;建立联动机制,对接建档立案贫困户脱贫项目信息;绘制了“政银企+贫困户的3+1”扶贫模式,以支持重大扶贫项目、农业主导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为重点;给阳煤集团大宁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双孢菇项目,通过现场签约的形式,一次性向该公司授信贷款3000万元,创联社“之最”。为122户贫困户发放贷款600.28万元用于发展主导产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10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5054万元。
财政资金倾斜。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决策和财政资金的引领作用,全力支持和服务脱贫攻坚计划。2016年累计投入扶贫资金88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投入惠农资金640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投入农业三项补贴、退耕还林和煤炭货币化补贴惠农政策性补助资金2570万元,惠及一万多农户;落实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励补助等260万元;申报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补贴项目30项,涉及全县6个乡镇30个行政村,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136万元,发放亚行贷款427万元,配套资金106万元。(徐玉平)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