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精准发力战贫困
今年要让3800名群众脱贫
临汾新闻网讯 “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每月固定收入1200余元,也可以过上‘上班族’的生活。如果没有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单位的帮扶与鼓励,我现在还是无业游民。”日前,40岁的霍州市李曹镇沟东村贫困户秦耀华激动地说。
秦耀华从小父母双亡,一人独自生活,“等、靠、要”思想严重。包联干部荀彦龙了解这一情况后,多次来到秦耀华家中,鼓励他用双手勤劳致富,最终秦耀华转变了观念,并在荀彦龙的介绍下在奇勋面粉厂当了装卸工。
2016年以来,霍州市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强力推进,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挂帅的领导组,并立下了军令状:2017年让3800名贫困户脱贫摘帽。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市号召各级党委、政府咬定目标,以背水一战的勇气和担当,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打好这一硬仗,霍州市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坚持“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原则,以产业扶贫为主导、其他扶贫为补充、政府兜底为保障,精准发力,打好“组合拳”,真正实现扶贫先扶志,变“输血”为“造血”。
政府兜底,“输血”强保障。该市将贫困人口中1675名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人员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行政策兜底。为全市3800余名贫困人员购买了大病医疗补充险和意外伤害险,防止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产业扶贫,“造血”促发展。大力推广光伏发电扶贫模式,使贫困户获得租金、分红等收入,畅通“造血”功能。目前,大张镇张望村、陶唐峪乡孔涧村、辛置镇北益昌村、白龙镇柳树腰村4座100千瓦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可带动600余名贫困户脱贫。同时,发展白龙镇、李曹镇、师庄乡等沿山乡镇种植双季槐、油用牡丹、皂角等经济作物2800余亩,鼓励贫困户利用坡耕地发展核桃树、文冠果、红枣等干果经济林种植,并成立了6家贫困户造林合作社。
金融扶贫,就业稳增收。积极为健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报了中证扶贫板,为公司产业贴息17.4万元,消费扶贫试点补贴12万元,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把贫困户输送到公司打工,目前已安排1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教育扶贫,“扶智”惠民生。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对考入二本B类以上7名贫困大学生一次性发放教育扶贫补助金5000元,同时逐步将职业教育贫困学生纳入范围,实行上学期间每年补助2000元,真正让贫困学子安心完成学业,从根本上解决因学致贫的难题。
同时,为了促进精准扶贫扎实开展,霍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包联,深入攻坚一线,走进贫困群众家中,一家家嘘寒问暖、一户户了解情况,访民生、问需求,谋对策、话发展;19名“第一书记”、105支扶贫工作队深入“主战区”,对所驻村的贫困户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脱贫任务586户、1404人,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年度任务目标,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拜建霞 刘琴琴)
责任编辑: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