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博物馆开馆运行
3000余件精品文物亮相
图为岳普煜、刘予强等领导在临汾博物馆了解布展情况。记者 闫锐鹏 摄
临汾新闻网讯(记者 刘玉林)
“三千年文明看山西,五千年文明看临汾”,9月18日上午,承载着历史,承载着城市文化底蕴的临汾博物馆正式开馆运行,3000余件精品文物揭开神秘面纱,惊艳亮相。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岳普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予强,省文物局副局长宁立新,市四套班子领导,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省博物院、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出席开馆仪式。
岳普煜、刘予强、宁立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博士共同为临汾博物馆揭牌,并为镇馆之宝“龙盘”揭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朝旗主持开馆仪式。
副市长闫建国在致辞中说,临汾博物馆的建成开馆,标志着我市馆藏文博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不仅填补了临汾没有市级综合性博物馆的空白,成为传承弘扬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和展示城市文化品位的崭新窗口,同时也为繁荣我市文化事业,补足文化发展短板,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临汾博物馆进一步规划建设好相关配套工程,做好文物资源研究、开发和陈展工作,努力把博物馆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标准化、现代化博物馆,使之成为我市的文化研究交流中心、成为对外宣传展示的新“窗口”。
宁立新对临汾博物馆的开馆表示祝贺。他说,临汾博物馆的开馆运行,标志着临汾市在文物的保护、研究和展示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临汾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文物资源丰富,是一个捏一把泥土就能攥出文明汁液的地方。临汾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必将进一步引领临汾文博事业快速发展,希望临汾市委、市政府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进文物发掘、保护和利用工作,促进文物事业蓬勃发展。
临汾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市区滨河西路九州广场南端,建筑总面积32429平方米,博物馆主体建筑地上三层为展区,地下一层为库区。博物馆陈展以历史传承为脉络,以专题文化为特色,内容分四个板块:一是“远古足迹”专题,展示“丁村文化”和“柿子滩文化”,延续至“枣园文化”为代表的临汾新石器时代文化。二是“最早中国”专题,展示以“陶寺遗址”为主的尧都平阳最早中国的史实。三是“晋霸春秋”专题,展示晋与三晋波澜壮阔的文化风貌。四是“千秋平阳”专题,勾勒自秦汉至清代文明进程之大线索。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