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任庄扇鼓傩戏

2016-04-14 11:56: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任庄扇鼓傩戏,是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民“遵行傩礼,禳瘟逐疫,祈福祛灾”,于每年仲春进行的一种古老的祭祀表演活动。

  《扇鼓神谱》发现于1986年。

  这是傩戏传承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该神谱为宣统元年许文炳手抄本,详细记录了12折傩戏的演唱内容,封面书写“扇鼓神谱”四字,扉页竖写“遵行傩礼,禳瘟逐疫”八字。

  任庄扇鼓傩戏的表演,依《通雅》:“傩神凡十二,皆使之追恶凶。”取《后汉书·礼仪志》十二神驱鬼之义,以十二人组成“十二神家”举行傩礼仪式。这说明最迟在东汉以前,黄河流域就有以傩礼祀神的习俗。

  任庄扇鼓傩戏据考证形成于北宋,《曲沃县志》记载,北宋许孝恭利用在汴京主管宫中仪仗、梨园教场之便,把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请回故里,教族人演习宫廷中的常设礼仪“傩礼”,并以本族系成员设坛祭祀,从事表演扇鼓傩戏。戏中奉请的除儒、释、道三教外,还有各类俗神。

  任庄扇鼓傩戏,历史上属任庄村许氏家族举办,新中国成立前只在任庄村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因外姓人相继加入,活动范围就由任庄村扩展到周边村镇。

  任庄村每举办扇鼓傩戏表演活动要经历议定、摆坛和表演三个阶段。

  对任庄扇鼓傩戏抢救、保护、挖掘、整理,不仅能够探知原始傩礼的历史本相,而且对丰富当地的群众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市非遗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