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柏山之巅,陡起神宫,沐雨行于山中,听柏韵松涛,看芍药翻阶,见松子花开,别有风韵,山上泉流石涧,鹤展摩空,采蔷薇满担,浑然忘返;上高台,祭奠东岳大帝,下“地狱”,洗尽人世贪念,独一方心灵圣境,恍若天堂。
东岳庙印象第一次去蒲县东岳庙,天空正下着细雨,柏山之上,庙宇四周,隐隐泛起晨雾,飘飘渺渺忽隐忽现,人行其中恍入仙境。
东岳庙之于蒲县,如壶口之于吉县,小西天之于隰县,大槐树之于洪洞,尧庙之于尧都。在蒲县人心目中东岳庙是蒲县的骄傲和自豪,每每提及蒲州人士的赞美之词总溢于言表。晨起出蒲县县城,向东约两公里,一座高山突兀于眼前,这便是柏山,闻名遐迩的东岳庙就坐落在柏山之巅。
站在细雨洗过的东岳庙前,巍峨壮观的山门印入眼帘,薄雾之中愈觉清新圣洁。
东岳庙山门颇为奇特,门为砖砌券洞,上下两层,顶部天堂楼高耸凌霄,钟、鼓楼左右相对,构造别致,轻盈华丽;三楼高低层次,如“品”字排列,蔚为壮观。
进入山门,便是天王殿,山门与天王殿之间各有一个窄窄的过道,两边各有一侧院,左为“白衣庵”,右为“云峰寺”,一寺一庵左右相对,佛道建筑衔接自然,融为一体。天王殿上方为凌霄殿,当地人又称之“圣公圣母祠”,供奉着东岳大帝黄飞虎的父母,殿左右各设一阁,左为“染香斋”,右为“会文轩”,墙壁开东西二窗,依窗远眺,窗外美景入目。凌霄殿与天王楼之间凌空而架一座登仙桥,民间传说,东岳大帝必须通过此桥来探望父母,而普通人通过这道桥,即可上天成仙。
过乐楼门洞,入行宫大院。院内有乐楼三座,东西南“品”字形分布,这里是每年农历三月廿八,东岳庙会期间慰神献戏、四醮朝山的主要场所。
进入行宫大院,眼界豁然开阔,乐楼、议事亭、献亭、东岳行宫大殿、地狱、角楼及环周楼廊等建筑印入眼中。砖雕、碑刻、楹联、木雕等精美文物目之所及,俯仰皆是。惊叹艺术,也惊叹文化。
东岳行宫大殿典雅古朴,是东岳庙的主殿,居于院内正中央,大殿四周设有回廊,殿顶有琉璃脊兽,黄蓝相间,正脊、脊刹高大雄浑,木制神龛浑厚壮观。大殿内,东岳大帝黄飞虎端坐高台之上,长须垂胸,飘然潇洒,威武庄严。
日升月落,人聚人散,岁月沧桑,朝代更迭,两株古树见证了东岳庙的兴衰。
十八层地狱闻名遐迩,敬畏者多,游览者少。
东岳庙十八层地狱远近闻名,不仅因其历史久远,更因其泥塑水平高超。
笼罩的是恐怖森严。地狱中各种惩罚的场面让人心惊胆战,大约是游人不愿看到地狱小鬼狰狞的面孔吧,在地狱雕塑前观光停留的人极少。下地狱作为一种惩罚,是在警示世人要行善积德,不可心有恶念,我带着敬畏一一看过了十八层地狱。
“地府”由明三暗五共三组十五间通间式窑洞组成,窑洞如神龛,正面五孔供奉五岳大帝塑像,东西两侧十孔分别为地狱十殿,内塑十殿阎王及六曹判官等泥塑像。地狱鬼卒个个面目狰狞,推磨、拉锯、挖眼、割面、搅油锅、上刀山等,个个栩栩如生,逼真传神。从第一殿“阴阳界”至十殿“轮回转生”,共有塑像140余尊,大小与真人相仿,构成了一座完整庞大的“地狱”场面。“阴曹地府”始建年代不详,元延佑五年重建,后经过历代修葺,现存建筑为清代康熙年间建筑。
有资料介绍,东岳庙十八层地狱,是四川丰都鬼城之外全国第二大地府群建筑,其泥塑精品巧夺天工,为我国现存寺庙中稀有的明代泥塑佳作。
心灵的洗礼从“地狱”上来,斯土便是天堂。
尧都因帝尧建都而文明,蒲县却是帝尧访贤之地,蒲伊子隐居之处,晋文公重耳避难之所,其古老历史和优美传说传唱着这块神秘土地的神圣和神奇。
古往今来,这里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养育了多少闻名八方的名人志士。如今,蒲州之地,古风犹存,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外地人前来参观游览。
到蒲县不到东岳庙实为人生一大憾事,进东岳庙又何妨下一次“地狱”,让心灵在地狱里净化和升腾。
从东岳庙出来,走在蒲县这块圣洁的土地上,心灵仿佛经历了一部但丁的神曲,从地狱出发,经过炼狱,而后进入天堂。在蒲县这山水环绕的土地上,或漫步于清水河畔,或攀登于翠屏山上,或徜徉于山水之间,你会发现,在这充满浮躁的世界里,还有一个世外桃源一般的圣境,能给心灵找到了一片纯洁的净土,或游玩,或静坐,或安歇,不是在天堂,又何似在人间。(张春茂)
责任编辑:王伟
上一篇: 打造中国一流的文化景区
下一篇: 畅游黄河乾坤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