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文物旅游局长李艾珍:2017年 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01-11 09:49:13 来源:临汾新闻网

2017年 撸起袖子加油干!

——访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李艾珍

  临汾新闻网讯 在我市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围绕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旅游城市“一城一市”目标,突出“中国根·黄河魂”品牌建设,坚持“五大举措”,把文化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到2020年,文化旅游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3.1%提高到10%。要实现上述目标,我市旅游势必要从体制机制、发展理念、产业模式等方方面面实现质的飞跃,如何破解旅游转型升级发展瓶颈,如何构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如何实现旅游业战略提升,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李艾珍。

  李艾珍局长说,2016年是我市文物旅游发展进程中值得记忆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全行业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集中开展了申办旅发大会、探索旅游委改制、启动景区体制机制改革、落实旅游发展扶持资金等几件大事,破解了制约我市文物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文物旅游工作站上了新的发展起点。“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2017年,全行业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在前列、奋力冲刺,全方位解决临汾旅游面临的各项问题,推动文物旅游工作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人心思进,奋斗、实干,是我市文物旅游工作2017年的主旋律。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发展瓶颈。李艾珍局长充满信心地说,要在上半年完成“三大改革”。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成临汾市、尧都区、洪洞县、吉县、霍州市旅游委改制,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引导促进旅游产业投资,协调推进旅游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旅游产业新业态。二是深化景区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临汾市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施方案》,一区一策,实现管理权、经营 权“两权分离”,推动旅游景区成为能够直接参与并强力开展市场竞争的主体。三是创新投融资机制改革。市政府将成立市级文化旅游创新发展平台,设立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整合重点旅游资源,形成全新的资本运作和融资主体,充分利用各类资本市场,推动我市旅游金融化、资本化、证券化进程,实现旅游消费和旅游投资的双向互动、良性循环。

  强化旅游精品供给,创新发展理念。李艾珍局长说,要重点开展“三个一工程”:打造一座都城。加快陶寺遗址一馆(陶寺遗址博物馆)一园(陶寺遗址公园)一圈(古文明旅游圈)建设,重点推进陶寺遗址博物馆项目和陶寺遗址综合展示中心项目,做好“最早中国”这篇大文章。构建一个龙头。完成大槐树景区国家5A旅游景区创建,力争霍州七里峪、乡宁戎子酒庄、曲沃晋国博物馆、吉县人祖山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验收。推进一批项目。成立帝尧旅游文化投资发展公司,加快推进“尧庙、尧陵、尧居、华门、仙洞沟、大中楼”六位一体的尧帝景区建设,带动舞活尧文化旅游;加快推进涝洰河、云丘山、人祖山景区建设,形成我市旅游新热点。

  总体布局分区建设,实现全域发展。推进全域旅游是打造我市旅游千亿产业、补齐旅游经济短板的综合抓手。李艾珍局长说,洪洞县、吉县、隰县已经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是推动我市旅游业实现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加快推进尧都、襄汾、洪洞共同打造尧文化和根祖文化旅游,侯马、曲沃、翼城共同打造晋文化旅游,霍州打造廉政文化旅游,西山七县联合打造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东山三县和翼城县联合打造太行山水文化旅游等工作,通过总体布局分区建设,形成以县域为基础、景区景点为支撑、旅游功能区为载体、旅游走廊为纽带的临汾全市全域旅游的大格局。

  借助最新科技手段,发展智慧旅游。主要是完成四件实事。一是查遗补漏,强化推进景区、城市公园、休闲区以及涉旅企业wifi全覆盖工作,夯实智慧旅游基础设施,构建企业网络营销、游客获取信息的绿色通道。二是继续完善集旅游投诉、在线服务、旅游攻略、预警发布等为一体的临汾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省旅游局启动旅游应急指挥平台建设。三是加快智能灯杆、智能停车、智能检票闸机等新技术应用,推进旅游智慧营销、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四是加快推进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手段在景区体验以及主题推介等方面的应用,打造线上线下同步的IP主题旅游产品。

  加大文保经费投入,强化保护利用。李艾珍局长说,我市民间文物资源丰富,但保护力度不够,今年,我们将启动多项文物保护措施,加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进一步加大文物保护经费的投入力度,设立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积极推进南部工程、濒危古建筑和彩塑壁画保护工程、丁村民宅的展示工程,使损毁的文物能够得到及时的抢救性整修和维护,文物古建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积极推动我市博物馆展陈工作,进一步做好传统古村落的文物保护工作,实现传统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实现旅游富民。在谈到发展乡村旅游时,李艾珍局长说,实现旅游富民,一直就是旅游人孜孜以求的目标,市文物旅游局计划依托我市原生态古村落、民间风俗、农业生产等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将开发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打造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俗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点、品牌农家乐。初步规划是平川县及翼城县、吉县各建一个旅游名镇,8个乡村旅游点,60户品牌农家乐,其他县市各发展3个乡村旅游点、30户 品牌农家乐,年内启动,力争用3年时间扶持一批贫困村脱贫致富。

  深化国际友城交流,促进开放发展。李艾珍局长介绍说,在拓展国际市场方面,我市去年主要开展了四项活动:一是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隆重举办了“中国饮食文化节·山西临汾专场”。二是邀请德国国际合作北威州中国项目工作组负责人来临汾考察,并在国际友城、工业旅游、新能源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三是与我市的国际友好城市—— —澳大利亚杰尔顿市实现了正常交流。四是邀请25个国家138个华文教育示范机构210余名负责人来我市文化考察。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我市与澳大利亚杰尔顿市的国际友好交往和高层互访,继续寻求新的潜在国际友城;同时借鉴德国北威州鲁尔区、杜伊斯堡发展工业旅游的新理念,筹备举办“中德工业遗址保护及工业旅游高层论坛”,共同以临钢搬迁遗留厂区为基地打造工业旅游新品牌。

  狠抓文物旅游安全,确保万无一失。在访谈的最后,李艾珍局长告诉记者,市文物旅游局正在通过建立健全“三个机制”,即旅游联合执法监管工作机制、旅游市场综合协调机制和旅游投诉统一受理机制,加强文物旅游综合安全,深化市场综合监管,推进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李艾珍局长强调说,眼下临近春节,正是游客出行高峰期,市文物旅游局正在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检查,扎实落实监管责任、旅游企业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生命和财产安全。要按照“安、顺、诚、特、需、愉”六字要诀,逐层落实管理责任,严厉打击文物旅游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全市文物旅游单位节日期间安全、平稳、健康、持续运行。

  记者 贾佳


     

责任编辑:张茜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