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波澜壮阔。林林总总的历史人物,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让人眼花缭乱时,也能生长出好奇与兴致,不同的读者还能读出不同的境界来。
读史者大约有三层境界。
对多数人来说,没有时间没有兴趣也没有精力去读二十四史之类的东西,对历史的了解和认知主要来源于戏剧、小说和影视等传媒,把艺术化的人物和故事同真实的历史几乎等同起来,眼中只有好坏、善恶之分,不知真假之别,见英雄豪杰喝一声彩,为忠臣志士掬一捧泪,对佞臣奸人切齿,替才子佳人担忧,甚至对诸如晋武帝后宫有多少妃子、武则天有几个面首一类的野史趣闻津津乐道。
这可算读史的第一层境界,不过确切点说,这不能算“读”,只能算“看”,看把戏,看热闹,却看不出多少门道。
还有一部分人,热爱史学,读过许多古籍史书,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熟知历史典故。比如一些对二战史有兴趣的人,可以对二战中的巴顿、蒙哥马利、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朱可夫、隆美尔等名将如数家珍。可以对波兰突袭战、不列颠空战、莫斯科保卫战、珍珠港事件、诺曼底登陆等战例了如指掌。
在我国广大乡村中,有许多乡贤耆老,热衷于家乡历史文化研究,为挖掘、 抢救、传承和宣传地域文化孜孜不倦。
这应该是读史的第二层境界。通过读史,长学问,长见识,开阔眼界,愉悦心灵。
读史的第三层境界,是真正能把历史读懂、读通、读透,能从读史中得到思想的人。
进入了这一境界,有人读到的是权术。透过历史上一桩桩一件件腥风血雨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成败兴亡的故事,读懂了历史上没有简单的善恶标准,人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心中悟到的是权变谋略和驭下治人。
有人读到的是天下大势。他们看历史看到的不是对错,而是大局,是前后历史中的大局。看政治主要看制度的演变,看经济主要看政策和数字。只有把历史读通的人才能从历史演变中看到天下大势。
有人读史纯粹是为了历史。认为古为今用需审慎,史家的天职是求真,而不是求用。过度解读历史,以实用主义态度对待历史,是错误的,必须对历史保持必要的敬畏!这是能把历史读透的人。
能达到这一层境界的人,是成熟的人,是人中之俊杰,是真正的读史高手。不过,这不仅仅是“读”,而是“悟”和“品”了。
读史真是件挺有意思的事。
(作者系襄汾县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 高建录
责任编辑:巩鹏
上一篇: 依法治行打造合规银行
下一篇: 引导群众参与焕发群众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