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和转型升级的艰巨任务。加快新常态下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必须发挥好企业党建这一“特色资源”的独特优势。“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洪洞县秉承这一理念,坚持把生产经营的重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结合点,把生产经营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点,大力实施“四项工程”,让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的最前沿有为有位。
一是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把党组织建到车间班组。针对非公企业一线党员少的问题,选派企业综合管理部门的优秀党员到采购、物流、制造、质量等重要部门和生产一线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扎根于生产经营关键岗位,凝聚周围党员群众。目前,全县380余家非公企业在生产一线全部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搭建起了党小组活动园地,一个个基层党小组在生产一线生根发芽,党的工作逐步从“地下”转到“地上”,从“隐身”转向“公开”。
二是大力实施“双培工程”,把优秀分子培养成骨干队伍。针对党员不懂技术、一线骨干不是党员的问题,围绕“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的目标,制定了“双培养”实施办法,通过开展师带徒、结对子等活动,把普通党员推到生产经营前沿,把他们培养成为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的骨干人才,同时把生产骨干、工作标兵等吸引到党组织周围,逐步发展成为党员。今年以来,非公企业发展党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96名业务骨干加入党组织,127名党员成长为业务骨干和部门经理。
三是大力实施“阳光工程”,让党建文化发挥核心引领作用。针对非公企业多元文化并存、意识形态交织的复杂问题,以多种形式创设有效载体、搭建党建阵地,让党组织更好地凝聚广大员工思想、汇聚广大员工的正能量。全力创建党建文化走廊和“指尖上的党建”,在党支部、党小组普遍设立“党建园地”,公开亮出党组织的牌子,把党的方针写入公司章程,通过成立俱乐部、健身室、协会等推动党群工作和活动一体化;积极搭建“党群系统”信息平台,免费WIFI覆盖企业各个角落,组建企业文化群、娱乐群、生活群等,党员骨干每天定期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吸引广大员工加入“冒泡”,让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中的员工找到思想主流。
四是大力实施“传播工程”,让党建工作得重视、受欢迎。树立“三同”意识,即党建品牌和企业品牌同步发展、党的形象和企业形象同步树立、党建效益和企业效益同步扩大,把企业党建打造成展示党的形象的重要窗口。坚持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在工作岗位上悬挂“党员示范岗”标牌;对优秀的党员团队,在责任区悬挂“流动红旗”;组织开展“党员市场行”活动,收集营销一线党员亲情化服务客户的案例,总结提炼“听得见的微笑”等文化故事,通过平台传播、体验传播、产品传播、示范工程传播、创新内容传播等方式,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涌现了陆合集团、大槐树寻根祭祖园等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传播着洪洞非公企业发展的好声音。
(作者系洪洞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