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荣:党建引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2017-12-30 09:05:0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浏览次数:

  大宁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要求,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产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的现状,在推进“三基建设”中按照“党建引领、改革创新、村社一体、股份合作、村民自治”思路深化农村改革,开展“有机大宁·振兴乡村”专项行动,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夯实基层基础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党建引领,“村社合一·抱团发展”,农村发展“集约化”

  突出建强基层组织,增强支部功能,选优配强支部班子,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党课、“4+x”党日活动等形式锻造党员队伍。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组织群众和社会号召作用,引领推进农村改革,成立“村社合一”的合作社,支部书记主动担起合作社的担子,开展“凝党心、聚民心、变村风、促发展”主题活动,“党员身份亮出来、集体事情干起来”,深入学习“村社一体”运作模式和“三变”先进经验,引导群众以确权到户的耕地、林地、宅基地和自有资金等折股量化,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初步实现由个体单打独斗变为“集约化”抱团发展。目前,按照“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创出经验、全面推广”的思路,已在全县3个乡镇6个村推开改革试点。曲峨镇道教村党支部坚持一月一次党员例会,一月一次党日活动,“让群众知道的事让党员先知道”,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对村级事务民主管理,率先成立了“大宁县道教强民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27户(贫困户73户),流转土地320亩到花卉公司,采取“利益兜底+逐年递增”的模式,村民流转土地收入达到每亩1000元,合作社牵头新建设施蔬菜大棚,发展黑小麦、大蒜、大樱桃等特色产业,奠定了群众增收的基础,加快了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二、支部牵头,“盘活资源·股份合作”,农民收益“乘数化”

  借鉴贵州省盘州市“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经验,按照“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资源到农户,群众的事情群众办”思路,探索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村社合一”的合作社作为新型经营主体,盘活集体可经营资源变资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合作社量化折股变股金,农民以耕地、林地、宅基地、资金及其他资产自愿折股入社变股民,收益按约定比例分红,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的生产关系,激活了农村“沉睡”的土地资源、激活了人“沉睡”的内心,保障农民获得了“兜底收入、劳务收入、收益分红”三重收益,让贫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群众当家做主、奋发有为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获得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曲峨镇山庄村成立了“大宁县山庄惠农农牧林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下设6个村务理事会,8个生产经营服务队,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村里的事情村民管、村里的工程村民干、村里的资金村民赚”。山庄村党支部活动场所改扩建及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由合作社下属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队”承接工程,23名社员获得劳务收入6.4余万元,人均增收2782元。这项改革,不仅增加了社员的收入,而且使建设成本由原来的1700元/平方米下降为890元/平方米,降低成本47%。这一改革举措,让贫困群众收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没参加合作社的群众“眼红”,树立起来党组织的威信,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党组织为群众办事“气”顺了、腰杆“硬”了,极大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厚植了党的执政根基。

  三、党员推动,“有机大宁·振兴乡村”,农业生产“有机化”

  在开展“村社一体”改革试点的基础上,围绕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部署开展“有机大宁·振兴乡村”行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重点落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农田综合治理、巩固环境集中整治成果、提升脱贫攻坚的成效、推动农村改革的深化”5项任务,深入农村、走进农家,带着感情、带着真心,与群众共同学习、一起劳动,指导成立村级合作社,由“冬闲”变“冬忙”。全县秸秆堆沤(还田)7.6万亩,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2.6万人,普及有机耕作知识讲座138场,推动有机大宁创建、攻克深度贫困等任务深度融合。广大党员干部在农村一线提升了服务脱贫攻坚的能力、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协调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虽然大宁县在推进“三基”建设中,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深化农村改革,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改革的深度、广度、力度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望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难题,推动农村改革持续深化,走出大宁路径,交出大宁答卷。(作者系大宁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