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加强乡村振兴建设对临汾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要求,举全市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各地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大胆实践,呈现出万紫千红、竞相争艳的景象。近期,课题组选取了部分国定贫困县、省定贫困县、经济较发达县(市、区),就我市乡村振兴建设情况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的深入调研,以期从不同层面反映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取得的成效和可供借鉴的启示与经验。
一、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关键所在,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地域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支撑。
一地桃花喜迎宾客
贺家庄乡位于尧都区东部丘陵地带,境内山水相依、环境优美,素有世外桃源之美誉。该乡是典型的纯农业乡镇,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近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地形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打造了鲜桃、樱桃、苹果、核桃、水稻“五大种植基地”,尤其是李家庄村进行的千亩桃园提质改造项目建设,在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举办的乡村风情桃花会,辐射带动全乡乡村旅游。今年参加桃花会的观光旅游人数突破6万人次,带动三产收入20余万元。与此同时,该乡还根据自身实际,注重发展樱桃特色产业,发展樱桃500余亩,并通过举办樱桃采摘节进一步扩大全乡樱桃品牌影响力,形成集聚效应,今年前来该乡观光采摘游客突破3000人次,整个采摘期间带来直接经济效益95万余元,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
一座秃山披上绿装
过去大宁县年年栽树不成林,而现在站在该县的制高点放眼望去,满山的树木郁郁葱葱,无边无际,这得益于该县实施的购买式造林新思路:由政府制定规划设计,由造林合作社通过竞价议标,与乡镇签订合同,自主投资投劳造林,林权不变,树随地走,当年验收合格后支付30%的工程款,第三年验收后支付余款,购买造林服务的组织方式,从过去的“要我造林”“过程管理”创新为“我要造林”“结果购买”。多年来,该县完成购买式造林13.57万亩,共使参与群众实现劳务收入4886.1万元。其中,2018年8.16万亩购买式造林和管护任务,带动2088户、6264人经济脱贫,占当年贫困人口的67%。此外,林地承包者还将获得相应的林木资产及其收益。大宁县把打造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群众积累金山银山的途径,购买式造林绿了荒山、富了百姓,让群众在建设绿水青山中实现脱贫,在享受绿水青山中建成小康。
启示:乡村振兴的基石是产业振兴,产业旺则百业兴。无论是贺家庄的桃花产业,还是大宁县的购买式造林,都是充分挖掘自身潜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产业振兴引领乡村振兴,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二、乡村要振兴,生态要宜居
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改善、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建设适应现代生活、体现乡土风貌的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乡村,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
一河清水润泽青山
安泽县地处太岳山东南麓,境内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盛产连翘等中药材,被称为太行山上的“绿色明珠”。该县紧紧依托天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好保护河流和森林两篇文章。一方面是保护资源、守住家底。通过创新河长制,对县域河流进行全方面管护治理,通过渔政执法,对河流污染行为进行监督执法,确保全县河流水质安全、群众饮水安全,尤其是“两毛钱工程”(对村里废弃的农药瓶以每个2毛钱价格进行回收集中销毁)的创新做法,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环保,以小投入新理念换取环保大效益。另一方面是开发利用,挖掘财富。以连翘为代表的野生植被的采摘被当地老百姓作为一种致富的路子,但百姓对植被的保护观念淡薄,因此当地政府坚持“绿色就是财富”的理念,在采取禁止连翘抢青、保护连翘树苗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野生连翘的价值,大力发展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加工,并延伸产业链,形成采摘、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就业和致富的机会。
一座水厕圆了美梦
像城市人一样住在舒适的房子里,有着自己的水厕,享受着清洁的环境,一直是农村人的愿望。尧都区南高村旱厕全部改造成水厕,村民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该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建设,把生活污水处理和厕所改造作为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突破口,投资200万元修建下水道,投资35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以及化粪池、污水管道铺设等相关配套设施,实施雨污分离、改厕工程。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该村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修建文体广场,组织文体活动,打造以“党建、法制、和孝”为主题的文化墙,家家户户门前悬挂家风家训牌,建起了省级标准的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老有所养”。该村先后荣获“新农村建设亮点村”“生态文明村”“文明和谐村”“全省农村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工作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启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重要举措。安泽县和尧都区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的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了乡村自然资本增值,把生态环境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三、乡村要振兴,乡风要文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也是乡土社会得以赓续绵延的文化内核,为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本经典规范后世
乡风文明的重要源头自然在于乡村文化。浮山县西韩村注重发挥乡风文明穿针引线的作用,把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串联到一起,打破过去“守着文化资源、却富不起来的困境”,以传诵清朝文人贾存仁改创的《弟子规》作为乡村文明的文化传承,以充分挖掘农耕文化、手工技艺以及锣鼓、拳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突破口,打造“国学·民俗”槐花会平台,平时把老百姓组织参与到剪纸、刺绣、布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中,通过工艺品获得收益,等到特定季节,群众又参与到季节旅游中,获得旅游收入,将当地深厚文化与自然资源相结合,加深百姓之间的融合关系,进一步强化了对同一文化的认同,创收的过程中加强了精神文明的润化。
一榜荣光记住乡愁
在大宁县曲峨镇道教村“乡村文化记忆展示馆”的门口,一张老物件贡献光荣榜引人注目,上面写着获得捐献老物件光荣称号村民的姓名,走进展馆,能看到六七十年代的木犁、木锨、水烟袋、老手电、老式收音机等物件,这里已成为大宁人民“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重要文化载体,实现了传统文化与乡风文明的有机结合,使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除此之外,道教村还建成了一家便民爱心公益超市,并创新模式打造了“爱心公益+电商+便民购物”三合一综合体。一方面,综合体作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倡导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村集体将部分收入和社会帮扶资金注入其中作为积分运营资金,发动全体村民通过捐献老物件、参加环境卫生、孝老敬老、勤劳致富、互助邻里、参与集体活动等各项文明考核,获得爱心文明积分,并使用积分在综合体内消费的方式,有效调动起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综合体整合电商服务和超市功能,向村民提供收发快递、网购网销等电商服务,并按照市场化运作满足村民购物需求,实现“常年不关门”可持续运营。运行几个月时间里,有些村民通过文明考核已累计获得近200分积分,去超市换取所需物品,都觉得这远比发一袋面一桶油要更有意义,通过把综合体作为培育文明乡风的载体,在全村树立了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弘扬了乡村正能量。2017年底,道教村被中央文明委评选表彰为“全国文明村”。
启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让农民腰包鼓起来、住上好房子,还要让农民的精神生活充实起来、活出好面貌。《弟子规》和“光荣榜”唤醒了乡村沉睡的文化资源,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乡风民风更文明,百姓生活更幸福。
四、乡村要振兴,组织要夯实
夯实组织基础是乡村振兴的政治保障,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从夯实组织入手,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一座堡垒引领方向
臣南河村位于浮山县城以北4.5公里处,该村2015年以前基础设施落后,吃水困难,干群矛盾突出,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还外欠债务两万元。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找准村里的热点、难点和突出问题,加强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抓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着重从矛盾的焦点出发,采取回收滩地归集体所有、砍树造田、发包200亩的荒滩造地、出售鹅卵石、建立光伏电站、打井饮水浇地、易地搬迁等措施,种植反季节白菜、赤焰椒、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来发展集体经济,到目前为止,村民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7000元,村集体收入2018年达到30余万元。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已经开始返乡,出现干活就有钱挣,本村劳动力用工短缺外调现象。一个烂摊子变成如今的美丽宜居示范村。省委书记骆惠宁2018年在该村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臣南河村的做法,并强调要发挥先进典型引领作用,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
一个群体扎牢根基
一个深度贫困村要实现脱贫摘帽达到乡村振兴的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组织做后盾。永和县阁底村共有381户、1024人,目前建档立卡贫困户148户、444人,贫困人口占到43.4%,属于深度贫困村。面对这些实际情况,省委组织部帮扶工作队及永和县帮扶工作队带领阁底村“两委”班子聚焦“支部引领”和“增加收入”两个关键,通过“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嵌在产业中”,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保联一体化”发展模式,开创了多点支撑、多处开花的良好局面。2017年该村为36户贫困户购买36头母牛,每户可增收4000余元;2018年该村与省科协合作打造了反季节出菇示范基地,每年带动贫困户11户,目前每户每年可增收1万元,村集体每年可增收3万元-5万元。
启示: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臣南河村和阁底村两个村能够实现脱贫致富,正是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的结果。
(执笔人:张建山 乔国强 李慧聪 项辉 马若云 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