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正 强勤香:三建三联五严格 代表工作有活力

2019-07-13 09:09:10 来源:临汾新闻网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保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就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近年来,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代表主体地位,立足“代表机关”定位,通过“三建三联五严格”工作法,在强化代表履职保障,拓展代表履职渠道,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创新实践让代表工作更有活力。

  “三建立”健全机制

  加强代表履职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健全完善了代表工作的一系列制度,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实践探索和创新总结,制定完善了代表工作相关制度12项,规范了代表履职行为。其中,涉及代表建议办理的四项制度对代表建议的提出、办理程序和督办要求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密切联系代表的有临汾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工联系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和临汾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县(市、区)人大代表的意见两项;关于市人大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活动的办法明确了代表活动的方式方法及要求;还有代表履职和资格审查方面的制度;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硬约束”,有力地促进了代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学习机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是举办学习讲坛。市人大常委会每次召开常委会会议之前,都结合会议主题、审议内容举办一次“学习讲坛”,学习内容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及人大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重点,有效提高了代表的审议发言水平及履职能力。二是开展专题培训。聘请全国、省人大专家对初任代表进行集中培训,举办了市县人大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交流会,使代表在学思践悟中提高政治站位、履行代表职责。两部地方性法规立法调研时,邀请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原主任举办立法知识讲座,进一步提升了代表对法规案的审议水平和依法履职能力。三是赠阅学习资料。为全体代表订阅《中国人大》《山西人大》《人民代表报》,免费赠阅《临汾人大》杂志,为代表知情知政提供信息资料。2018年,共举办学习讲坛9期,专题培训8次,培训代表1300余人次。

  建立交流机制。实践出真知。为促进代表在实践中学习,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创新代表视察和调研方式,建立了市人大代表跨行政区域交流视察机制。 跨行政区域交流视察活动由市人大常委会统一组织,每个县(市、区)为一个代表活动视察小组,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办事机构根据视察活动安排,与分工负责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沟通联系,做好具体协调、联系等工作。每次视察都选择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市人大代表在平川县与山区县之间、大县与小县之间进行交流视察。目前,已组织7次跨行政区域交流视察,参加代表2100余人次。代表们纷纷表示,这种视察方式让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于从更广的范围了解市情民意,从全市大局出发思考问题获益良多。

  “三联系”畅通渠道

  拓宽代表履职途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临汾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畅通渠道,密切联系群众,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有效拓展了代表的履职途径。

  加强常委会与人大代表的联系。拓展知情知政渠道,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和“一府一委两院”重要事项的参与。实行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和部分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坚持市人大常委会的重点监督议题、重要立法项目、重大调研课题和“一府一委两院”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吸收代表参加,倾听代表意见。2018年,省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320人次,参加常委会活动60人次,参加“两院”征求意见座谈会、旁听案件等70余人次。

  完善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临汾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常委会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工作。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分工联系基层代表,通过走访、电话、信函等方式,使常委会组成人员能够充分了解基层情况,让基层代表能够及时了解常委会的工作动态,形成良性互动。2018年,常委会开展了“走基层、访代表、听民声”活动。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深入各县(市、区),采取实地察看、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等形式,面对面了解代表干了啥、想说啥,真联系取得了真效果。

  加大网上交流联系。临汾市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模式,实现代表“网上履职”。通过临汾人大网站、微信公众号、“智慧人大”手机APP自办媒体及代表微信群,及时发布工作动态,推介人大知识,为代表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代表登录手机APP履职服务平台,即可对代表和代表团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可以查看自己所有的履职信息;通过双联互动中人大代表信箱、常委会信箱、人大代表之家等,实现与常委会之间的互动交流;还可以通过专题发布意见或建议;同时在系统上可以提交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并对答复进行评价。通过借助新兴媒体,有力地推动人大工作信息化建设。

  “五严格”办理建议

  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办理好代表建议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临汾市人大常委会严格做好建议办理各项工作,规范办理流程,加强重点建议督办,极大地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

  一是严格建议“质量关”。代表建议办理前期“做足功课”是办好建议的前提。市人大常委会把专题调研和视察与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建议紧密结合,人代会前,通过组织代表小组活动拓宽建议来源,提高建议质量。二是严格建议“入口关”。会议期间,由团长亲自把关建议质量,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联络工作;成立审查组对所有建议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和质量不高的引导代表进行修改,确保每一件建议符合规范、内容充实。三是严格建议交办程序。会议闭幕后,对建议进行梳理分类和研究,准确把握代表建议意图,明确承办单位,对于需要多部门共同办理的建议确定好协办、共办单位;及时召开专题交办会,市人大常委会与政府签订交办责任书;给各承办单位下发办理责任表;给代表下发办理告知函。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代表共提出议案8件,建议147件,实现了历年来代表议案零的突破。四是严格建议办理程序。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建议办理方式方法,制定了《关于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三公开、两见面”的实施办法》。“三公开”,即:建议办理前,将提出建议的代表、建议内容、建议承办和督办单位进行公开;建议办理后,对各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结果进行公开;年底对各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进行公开。“两见面”,即:代表建议交办会后一个月内,承办单位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主动与代表见面;代表建议交办后三个月内各承办单位将建议办理情况答复代表,并与代表见面。同时要求承办单位要将与代表见面的地点、时间、形式记入代表建议办理台账,作为核查的依据。该办法实施以来,通过 “面对面”办理,以“人来人往”代替了“文来文往”。2018年,代表提出的163件建议已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办理率达100%。五是严格重点建议办理。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结果导向,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跟踪督查机制。加大重点建议督办力度,采取对口督办、重点督办、定期检查、通报办理情况等措施,实行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常委会机关各机构对口督办和常委会集中督办的方式,持续跟踪督办落实。2019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在10件重点建议中选择1-2件开展专题询问。同时要求“一府一委两院”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报告建议办理情况,确保代表建议办理落实到位。 (作者分别为临汾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吉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