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汝博:巩固文化阵地 建立需求机制 保障群众基本公共文化权益

2019-10-13 09:08:33 来源:临汾新闻网

  长时间以来,基层公共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服务发展相对滞后,造成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一定浪费。对此,蒲县文化和旅游局确立了“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满意度导向”三向合一的服务原则,“抓基层、打基础、练基本功”三基化一的根本任务,“送文化、种文化、挖掘文化”三位一体的引领战略,建立起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全方位开展“菜单式”“订单式”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公共文化工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一、坚持“三向合一”服务原则,掌握基层文化需求

  (一)拓宽渠道,建立需求信息征集机制。一是实地走访,掌握第一手信息。蒲县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剧团、电影公司等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文化直属单位以及各乡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年都会安排专人或文化志愿者,深入所辖区域,走村串户,了解群众文化需求情况。二是问卷调查,随时收集群众信息。定期向服务群体发放公共文化需求问卷调查表,并对征集来的各类需求进行梳理、归纳和分类,准确、及时反映群众的需求。

  (二)开门纳谏,建立问题倒逼转化机制。一是广设平台,实现全天服务于民。各级组织整合现有各类网络资源和微博、微信、短信、QQ、电子邮箱,广泛开辟集信息发布、需求征集、意见反馈、在线互动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互动平台,实现24小时群众文化需求征集服务。二是开设专线,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各级组织都设立了群众文化服务专线,向社会公布服务专线号码、服务时间、服务人员等信息,长期征集群众各类文化需求建议,方便群众反映问题。

  (三)广开言路,建立满意度考核评价机制。一是举办座谈,充分交流各种信息。各级文化服务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每年举办两次各界群众代表座谈会,让群众把各种文化服务满意与否带到会上,同时可借机会通报服务项目,与群众一起充分交流、协商,力求服务与接受达成一致。二是召开恳谈会,广泛征集各种建议。每年年终召开一次公共文化服务恳谈会,各村、乡镇、社区、企业、机关有关人员参加,对各服务单位进行社会效益评价考核。

二、围绕“三基化一”根本任务,巩固基层文化阵地

  (一)十个标准,加强基层硬件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文化阵地达标提升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内活动场地不少于300平方米,文体广场不少于500平方米,电子阅览室全部开通了免费WIFI,实现了93个行政村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达到“十个一”标准,即一个标识牌、一个图书室、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宣传栏、一套广播器材、一套文体器材、一套健身路径、一名文化员、一套档案资料,“三馆一站”完成全天候免费开放,为村民开展活动提供了场所、人员、经费保障。

  (二)十个活动,压实基层基础工作。深入开展“精准扶贫·文化同行”“文站契合·礼赞祖国”乡里乡亲惠民进基层活动,以“讲好蒲县故事,传播蒲县声音,阐发蒲县精神,展现蒲县风貌”为宗旨,建立了“一场电影、一场戏曲、一场文艺演出、一次励志讲座、一次道德讲堂、一次广场舞培训、一次农民趣味赛、一次科技文化政策宣传、一次好人评选、一个道德银行”“十个一”活动长效机制,为群众有效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平台和舞台,满足了百姓求知、求美、求了的需求。

  (三)十个起来,提升基层组织能力。一是活动阵地“用”起来;二是支部红旗“飘”起来;三是村里喇叭“响”起来;四是基层红歌“唱”起来;五是志愿服务“亮”起来;六是文化之星“率”起来;七是各类好人“树”起来;八是家风家规“严”起来;九是村规民约“树”起来;十是村风民风“好”起来,有力推动了全县公共文化建设。

三、立足“三位一体”引领战略,激发基层文化动力

  (一)送文化,关注特殊群体与爱同心同行。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差异化服务,面向农村送文化(包括文艺演出、电影、戏曲、健康知识、心理抚慰等),由文化员对村民进行走访,将大家的文化需求清单列出来进行上报。蒲县文化和旅游局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每年基层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匹配、分解,有效配足文化大餐。2018年以来为弱势群体(包括养老院)送戏曲320场,电影2400场,文艺演出82场,健康、心理知识宣讲33场,满足了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

  (二)种文化,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县文化馆专职辅导员会同各乡镇文化站长定期辅导广场舞、合唱、锣鼓、三句半等,创编出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在乡镇开展巡回文化下乡,共计演出174场;以县级“蒲子好人”、乡级“乔乡好人”、村级“黎掌好人”等活动为引领,选树了一批好媳妇、好儿子、好婆婆和脱贫带头人,带动全县92个村先后开展类似活动,评选出各类道德模范累计500余人,促进精神脱贫。

  (三)挖文化,激活文化内涵助推乡村振兴。深度挖掘“尧王访贤·尧师故里”、国家级非遗蒲县朝山会、当代著名书法家段云、山药蛋派作家西戎等为代表的本土文化,提炼整合东岳庙、五鹿山、梅洞山等诸多文化标志,新创大型古装历史剧《尧王访贤》,倾心打造的“心灵圣境·厚德蒲县”文化旅游品牌,弘扬了以“道德、和谐、法制”为灵魂的东岳文化;“讲好蒲县故事”走基层活动,以段云书艺馆、西戎故居两个爱国教育基地为依托,接待受教育人员达3000余人次;在非遗剪纸、麦草画、锣鼓等民俗文化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在文化产业带动增收创收,实现“富脑袋”与“富口袋”同频共振。

  (作者单位:蒲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任编辑:畅任杰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