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新闻网讯 苹果套袋栽培技术是在严格疏花疏果、加强果园综合管理的基础上,对全园、全树苹果果实在幼果期按要求加套专用果袋、优化果实生长发育微环境而进行生产优质果品的栽培技术,可使果面光洁,果点浅小,色泽艳丽,能有效防治病虫危害和农药污染,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提高果园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在其技术要点上,广大果农在袋种上该如何选择及在套袋前需做好哪些工作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襄汾县农业委员会果树服务中心主任李振岗。
他向记者详细说道:一、袋种选择。纸袋选择双层纸袋。外袋要求木浆纸(用手撕开呈毛茬,用火燃烧后的灰仍保持原状),遮光性能良好,透光点细且均匀;内袋要求袋外涂蜡层薄而均匀,袋内无蜡。最好用正规厂家生产、经得起生产检验的名牌果袋。
二、套袋时间。套袋一般在花后30天(幼果横径1厘米以上)开始20天以内完成。套袋要避开中午高温时段(11:30-14:30),以免发生日灼伤。
三、套袋前准备工作。1.疏果及定果:疏果在花后10天,幼果明显膨大后开始,尽早完成。一般间隔20厘米左右留单果。疏果时注意选留中心果、下垂果、带果台副梢果、中长枝果、健壮端正果、主枝中后部果;定果按产量倒算法进行。亩产5000斤的果园,单果重按200克计,亩留果量为12500个,加上10%-20%保险系数,亩留果最多15000个,再按亩株树分解到单株即可。
2.喷药:花后到套袋前应喷3次农药:第一次在花后7天左右(50%中心花受粉后柱头变黄萎蔫为花后第一天)。重点防治霉心病、轮纹病、缺钙症,红蜘蛛、卷叶虫、金纹细蛾、蚜虫等,建议用药:多·锰+四螨嗪或螺螨酯+灭幼脲3号或杀铃脲+吡虫啉+液态钙肥;第二次在第一次喷药后10天左右,重点防治轮纹病、缺钙症,蚜虫等,建议用药:多菌灵+吡虫啉+液态钙肥;第三次在套膜袋前。重点防治黑点病、红点病、蚜虫、康氏粉蚧、缺钙症等。建议用药多抗霉素+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毒死蜱微(水)乳剂+啶虫脒+液态钙肥。喷药重点是幼果,喷药后3-5天完成套袋,逾期需补喷。
为确保果面光洁,此期喷药必须做到:喷施农药种类不得超过4种(不包括微肥),不用乳油类农药,不用含硫、铜的农药,不用颗粒肥,不用喷枪。
3、浇水:套袋前如遇干旱天气应进行浇水,以防日灼伤。
四、套袋操作要领。无论套哪种袋,一定要做到以下三点:(1)上口紧。最好将袋口扎在果柄上,不给病菌、害虫、雨水等进入果袋留下孔隙,确保果面洁净。(2)中间空。始终保持幼果悬在袋中央自由生长,不可使果袋贴在果面,以免造成日灼伤。(3)下口通。使果袋底部通气放水孔完全张开,降低袋内温湿度。
五、注意事项。1.套袋时要保证幼果果面干燥,药水、雨水、露水未干时不得进行套袋。2.如纸袋底部透气放水孔小于1厘米,要用剪刀适当加大。(杨文婷 王婧)
责任编辑:柏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