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杜近日心里头颇不平静,原因是一场征文大赛惹的祸。在这场征文大赛中,小杜的文章以采访深入、行文优美等优势脱颖而出,获得了唯一的特等奖。然而,还没有高兴两天,烦恼却接踵而至。小杜发现,平日里和自己要好的一些朋友却无端地远离了自己,并且还有一些“微词”出现。为此,小杜陷入了苦闷之中。
对于小杜朋友的做法,市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王钰告诉记者这是嫉妒心理在作怪,并就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记者:什么是嫉妒?
王钰:嫉妒是一种病态。在一定环境中,如果别人的才能、成就、收入、人缘或穿戴等方面超过自己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羡慕转为恼怒甚至嫉恨的情绪,此时嫉妒者会采取种种手段中伤或诋毁他人,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由于嫉妒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它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特别是大脑及内脏器官,造成器官功能的失调,甚至会诱发某些精神疾病。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人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并随之出现一些消极行为。比如,自己种的菜没有邻居的菜长得好,路过邻居菜地时,忍不住对那几株长得特好的菜踹上几脚等等,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行为是人类忌妒情感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较普遍的社会现象。
记者:产生嫉妒心理的根源是什么呢?
王钰:嫉妒是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孕育,其根源在于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在面对“人好我差,人有我无”这样的现象时,心里便不是滋味,潜意识中希望占有属于别人的东西。当无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时,便去破坏别人的东西,力图把别人拉回到和自己一样的起跑线上。嫉妒人的人常有挫折感和忿忿不平的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互相感染,所以,他们很容易“抱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原因。
嫉妒的人往往把精力用于对抗而不是发展,害人害己。战国时期军事家庞涓就是因为嫉妒,加害自己的同窗孙膑,使孙膑手足残废。但在魏齐之战中,庞涓急功近利,丧失了正常的判断,结果死于孙膑手下。庞涓之妒,可谓达到疯狂,结果害了别人,也送了自己的性命。
记者:人为什么要嫉妒别人?
王钰:嫉妒别人是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是自己没有定好自己的位置。你要多看到自己的长处,不要拿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比,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优点也各有不同。什么时候做主角,什么时候做配角,要自己明白。自己定好位,就不会这样了。
记者:遭人嫉妒怎么办?
王钰:首先,要把被人嫉妒、被人孤立看成是成功的“副产品”,你若一无是处,岂会有人嫉妒?这样想,遇到委屈时便不会着急上火,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其次,永远不要试图与好妒者们进行论战,这是一场实力相差悬殊的拳击赛,你无法得分,更无法赢得比赛。第三,遇到他人对你的工作进行干扰、搞小动作时,不要计较,不要报复,宽容和高姿态会给你赢得更多的分数。努力做得更好,别人的嫉妒就转化成为对你的钦佩。
记者:如何克服妒忌心理?
王钰:掌握以下5招,可以远离妒忌这种不良心理,做一个真正的自己。
1.不要和别人的长处比较。妒忌心理往往来源于将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别人拥有再多也与自己无关。他们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世界上的“成功人士名额”减少了,因此不能说明你就成功不了。
2.保持“比下有余”的心态。总有人拥有的比你多,也总有人不如你。妒忌心起时,不妨看看周围那些不如你的人,那么肯定能够羡慕你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3.把握已有的。不要因为尚未得到的东西妒火中烧。想想自己有些什么,比如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孩子等。将视线转移到“我拥有”,而不是“我想要”,就会找到满足感。
4.用祝福的心态看待他人。“眼红”的时候,试着马上改变思路,将妒忌心转换成对他人的美好祝愿。理解他们成功背后的努力、运气和奋斗,真心祝贺他们,用他们的成功激励自己。
5.相信自己。每个人的能力可能会表现在不同方面,发现自己的特长,明确人生目标,不要因为别人早早取得成功而心灰意冷,甚至轻易改变自己方向,相信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刘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