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宝堂:奋力构筑安全发展新体系

2019-09-23 10:27:34 来源:临汾新闻网

李宝堂接受记者采访

  “抓好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工作,既要全面安排,也要突出重点;既要立足长远,也要着眼当前;既要拓宽视野,又要掌握规律;既要抓好共性问题,也要解决个性矛盾,必须在抓主要矛盾、解决关键性问题上下功夫,这将是全面深化机构改革、实现安全发展的根本保障。”在近日的采访中,乡宁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宝堂对记者说。

  李宝堂认为,要落实以履职尽责为支撑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是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责任,做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避免主要领导只说不做、其他领导只听不做、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唱独角戏的现象,切实做到亲力亲为、靠前指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二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主管部门切实负起责任,有效解决不敢监管、不能监管、不会监管的问题,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三是企业按照“五落实五到位”的要求,重点压实责任主体、安全管理、业务科室、企业班组、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以责任促效益。

  李宝堂说,要树牢以关注安全为导向的宣传教育理念。首先,形成关注安全共识。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推动安全教育“七进”活动。其次,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各级、各部门通过微信群、电子屏、宣传栏等公众平台,营造共同关注安全的氛围。第三,强化企业安全培训。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严把培训考核关和安全资格认证。第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在职学习、脱产委培等形式,提升监管队伍的专业监管水平。通过校企联动的方式,变招工为招生,提高企业管理层面的整体素质,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

  此外,要形成以红线管理为总则的隐患排查治理常态。 构建“等级评定、红线管理、专家治患”为总则的隐患排查治理新机制。一是等级评定标准化。二是隐患排查常态化。三是隐患治理规范化。四是打非治违法制化。要共筑以体系制度为保障的安全监管联动机制,做实组织保障。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县、乡、村三级“五个全覆盖”和企业“五落实五到位”。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发挥乡镇安委办和安监站的协调监督作用,统筹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做细制度保障。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安全生产形势分析和安全生产目标进展情况月例会制,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制、隐患排查治理督办制、安全生产履职报告制、企业第一责任人承诺制、企业诚信制、安全生产情况通报制、安全生产工作约谈制、责任追究制、重大安全事故和危害状况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等制度,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做强体系保障。既要包括安全生产组织保障体系、安全生产制度保障体系、安全生产监督保障体系,又要包括安全生产投入和财力保障体系、事故应急救援和响应保障体系,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还要包括企业安全文化保障体系。各体系之间保持紧密联系,在管理过程中协调统一;做严执法保障。健全完善行业部门督查调研和政策法规机制,实行业务、监管、执法三分离,加强行政执法和联合执法。克服只检查不执法、只执法不处罚的现象,用执法检查手段倒逼责任主体落实主体责任。

  李宝堂明确表态,要构建以生命至上为主线的应急抢险救援网格。 按照“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资源共享”的原则和“一案三制”的要求,逐步形成统一协调、高效运行的应急救援机制。一是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预案,以此为依托,完善各乡镇和行业部门的生产安全应急预案,修订各生产经营企业的事故应急预案,做到预案体系无缝链接。二是依托中介服务机构和专家,全面准确地对各个行业的风险点进行分析评估和评审,提高预案的适用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三是认真做好应急预案的备案、公布和学习贯彻工作,进一步明确事故的报告程序、分级响应、职责任务和联动机制。四是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五是确保应急物资足额配备储备。六是强化应急值班值守。重点部门和行业企业,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确保24小时信息畅通。七是落实重大节日“零”报告制度。八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在现有消防大队、应急救援队、矿山救护队、企业辅助救护队的基础上,建立乡镇专职消防队,形成合理布局、科学施救、覆盖全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网格。

  记者 贺军泽 文/图


     

责任编辑: 吉政

版权声明:凡临汾日报、临汾日报晚报版、临汾新闻网刊载及发布的各类稿件,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自媒不得转载发布。若有违者将依法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