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生产是实现全年粮食增产,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又一关键时期。当前,“三秋”生产全面展开,小麦播种在即,如何科学选用品种、掌握适宜播期、确定合理播量、播种深度,如何进行秸秆细碎还田,成为广大农民朋友关注的热点话题。针对小麦播种的一系列问题,日前,记者走访了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科研办主任、研究员党建友,请他为农民朋友播种小麦支招解疑。
党建友开门见山地说:“我市小麦播种即将全面展开,小麦品种直接关系到小麦高产稳产,结合我市的实际,全市小麦生产应立足自身自然禀赋优势,扬长避短,将抗旱节水稳产高产品种与减肥减药绿色高效生产相结合,从优良品种科学布局入手。根据临汾市属中强筋麦优势产区和生产条件,结合区域生态气候特点,应扩大优质强筋小麦种植,稳定中强筋小麦种植,合理发展特色小麦种植。”
我市山区旱地、平川旱地、水地复播小麦如何掌握适宜播期?党建友介绍说:“适期播种是小麦全苗、壮苗、夺取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播种过早因气温高,生长发育快,容易出现冬前旺长,不仅消耗大量养分和水分,而且易形成旺长弱苗,抗冻性差,病虫害多。播种过晚,因温度低,冬前积温少,出苗慢,幼苗细弱,分蘖少,成穗数少而减产。适期播种,冬前积温适中,群体适宜,个体健壮,根多蘖壮,有利于安全越冬,提高成穗数而高产。一般冬性品种适宜播期平均气温16℃-18℃,半冬性品种14℃-16℃。因此,旱地小麦适宜播期9月25日-10月5日,复播水地适宜播期10月5日-10月10日。同一生态区域北部适当早播,南部适当晚播;丘陵山区早播、平川晚播;冬性品种适期早播、半冬性品种适当晚播。”
小麦播种实现机械化,播种深度问题不容忽视,针对广大农民朋友关注的如何掌握播种深度,党建友说:“播种深度直接决定出苗的苗快、苗齐、苗全、苗匀等,是一播全苗的重要环节。播种过深会造成出苗期长、出苗不匀、出苗差,最重要的是导致播深弱苗,使小麦生长发育延迟,培育壮苗困难;播种过浅,不仅会因表墒变差而影响出苗,且易造成抗旱性、抗冻性变差而死苗。机械化播种深度应保持4cm-5cm最为适宜,墒情差可适当增加播种深度1cm。旋耕播种一次性完成作业时,应注意机械调节,达到深旋浅播要求。”
随着大马力农机具的应用,使得秸秆还田已成为一项深受农民欢迎的培肥地力持续增产技术。秸秆还田质量直接影响到水地回茬小麦播种好坏,秸秆细碎还田应注意什么?党建友说:“秸秆还田已成为我市提高麦田土壤肥力,确保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一项主要技术,但秸秆还田质量会直接影响小麦播种质量,还田质量差会造成苗黄苗弱冻害严重,从而影响小麦高产稳产。因此,玉米收获后应立即秸秆还田,还田应达到‘细、碎、平’,即采用大马力粉碎机械,快速旋转,粉碎长度应小于5cm,均匀平铺在地表,拥堵成堆的秸秆应该抛撒均匀,地垄、地头压倒秸秆应捡拾移出田块。秸秆还田后应立即深旋一遍,旋耕深度应达到18cm左右,使秸秆完全混入耕层。”
小麦播种“七分种,三分管”。党建友强调小麦播种前后,还要防控病虫害,以确保苗全、苗壮。
记者 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