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采暖季以来,我市多次出现重雾霾天气,大气污染指数居高不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那么,气象和地形因素对我市空气质量有什么影响,我市的大气环境条件有什么特点,散煤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有多大?近日,记者就这一系列问题电话采访了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教授级高工张怀德;专程走访了市气象台台长、教授级高工戴有学。
记 者:张所长,作为我省气象和大气环境方面的资深专家,您一直关注着临汾的大气环境,我们就当前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想跟您交流讨论一下。
张怀德:好的。
记 者:2016—2017年采暖季临汾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二氧化硫“破千”事件,从气象角度分析,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张怀德:这件事情发生后,时任副省长孙绍骋同志立即组织政府领导、省市环保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分析原因,当时我也参加了讨论会。会上大家认为,首先是进入冬季后,需要采暖,要比其他季节烧更多的煤,排放更多的污染物,而当时临汾居民采暖大部分采用的是散煤,我们调研发现很多使用的都是煤泥、中煤、高硫煤,煤质差,排污量大,是临汾市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此外,临汾市本身处于面积不大的盆地中,70%以上的工业、人口基本集中在盆地中,由于地形的影响,风速偏小,大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加上二氧化硫“破千”那几天,出现逆温现象,大气扩散条件较平时更差,排放的污染物不能进入到高空大气中,在近地面不断累积,造成短时间爆发性的污染物浓度升高。可以说,临汾市的大气环境条件差于全国,环境治理任务重于全国。
记 者: 戴台长,您长期在市气象台从事气象观测和预报工作,多年来一直参与全市污染气象的分析研判,您能不能介绍一下我市采暖季气象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戴有学:进入采暖季,我市空气质量主要受静稳、逆温、雾霾和山谷风的影响。我市采暖季静稳天气较多,高空环流平直,冷空气活动比较弱;低层多受偏南气流影响,地面大部处于均压场控制,地面风速多小于2米/秒;夜间至早晨时段近地面易出现逆温,大气水平和垂直扩散能力显著下降,容易导致一次排放污染物的累积;加之区域相对湿度较高,在60%-80%或以上,静稳逆温天气下易形成雾霾天气,这种高湿条件加速了气态污染物向PM2.5二次组分的转化,显著推高PM2.5浓度。此外,晚上是采暖燃煤的重要时段,受山谷风影响,晚上风由山顶吹向谷底,进一步加重了平川区域的污染。
记 者:张所长,您刚才提到了居民采暖散煤燃烧,目前也是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您怎么看散煤燃烧和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
张怀德:临汾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气污染就特别严重,被媒体列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临汾市委、市政府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方面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严格控制了工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工业治理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在散煤治理上,尽管全力实施清洁取暖改造,但并未实现全覆盖,改了不用、气和煤同时用等问题还存在。与工业烟囱相比,居民采暖所用的烟囱普遍很低,一般才几米,低空排放直接对人们造成影响,成为污染大气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居民采暖燃煤产生的烟气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不像工业有严格的污染净化措施,所以居民采暖燃煤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应该说是最直接的。
这几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山西省环境规划院、临汾市气象台等单位,对临汾市的大气污染做了深入的研究,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从排放量分析,居民采暖季散煤燃烧排放对SO2的贡献占到62.7%、对CO的贡献占到36.6%、对PM10的贡献占到16.9%、对PM2.5的贡献占到23.8%。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居民采暖燃煤是临汾市污染物超标的重要原因。
记 者:张所长,临汾市的大气环境条件差于全国,环境治理任务重于全国,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怀德:临汾市及周边洪洞县、霍州市、襄汾县等平川地区,位于汾河谷地,四面环山,属典型的盆地地理条件,气团易在盆地停滞堆积,近地面和400m高度的风速平均会减弱50%-70%。特别是冬季期间,平均风速基本上在1米/秒左右,低于其他地区,也更容易出现高湿、静稳天气,非常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可以说临汾市的大气自净能力是全省11个市级城市中最低的,这样的扩散条件,全国也找不到几个。加上临汾市人类活动又主要集中平川盆地之内,小容量大排放的问题突出。气象和地形是不可改变的因素,所以说,要完成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临汾市环境治理任务更重,需要的投入更大。
记 者:张所长,对临汾市大气污染治理,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怀德:从近几年临汾开展的工作来看,工业污染源治理已经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进一步减排潜力有限,接下来应聚焦在居民采暖散煤燃烧、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排放控制等方面。此外,临汾盆地面积较小,尧都区、洪洞县、襄汾县,距离很近,环境空气质量浓度具有同步性,要高都高要低都低,那么从污染治理上说,尧都区、洪洞、襄汾等平川县(市、区)一定要同步进行,一定要加强区域间的联防联控。当前,全国都在集中力量进行大气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局面,临汾需要比其他地方作出更多努力,才能改变当前排名靠后的局面。
改善环境质量是全国人民的呼声,更是临汾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也在此呼吁大家都行动起来,自觉抵制散煤燃烧,形成全民参与、全面行动的良好氛围,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贡献力量。
记者 刘超